支部动态

浦东新区高行镇:“红色引擎工程”助力“三新”领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01-18 09:14:36.0

(上海智慧党建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浦东新区高行镇聚焦“三新”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助力“三新”领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高行镇“红色引擎工程”党建品牌,着力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色彩、有实效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做优课程,真学实悟凝聚“新”合力

分层分类,注重实效。把强化理论学习作为“三新”领域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近期,镇“两新”组织33家党(总)支部圆满完成换届。以“学习理论、参观思考、实践领悟”三环相互衔接融合,增强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系好履职“第一粒纽扣”,镇综合党委书记紧密结合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专题党课教育,组织“两新”党组织书记“谈心谈话”,分层分类抓好41名党组织书记任职培训、示范培训和集中轮训,筑牢党性根基;踔厉奋发“启新程”,邀请区委党校优秀讲师开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前进”主题党课,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互学互鉴“拓思路”,切实发挥“两新”党组织书记“头雁”作用,开展“书记讲给书记听”互学交流活动,谈感悟、聊见解,相互启发借鉴,助推支部党建工作高质量提升。邀请“百师百讲”宣讲团讲师作专题党课,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合力。

丰富载体,多元学习。结合“三新”领域党员的特点,指定专人联系,利用午休、双休日等空闲时间进行学习;按照行业相近、工作互补的原则,开展组团学、联合学、相互学。通过“线上+线下”同频共振、“集中+分散”双管齐下、“理论+实践”闭环模式,用好“班前十分钟”“指尖微课堂”等,在互学中拓思路,在互鉴中同进步。针对新就业群体,整合商圈、红色街区等共建单位资源,打造了12个“红色加油站”,初步形成“10分钟补给圈”,线下分发暖“新”学习包。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持续加强“三新”领域党员思想凝聚力。

赋能新就业群体,真信实用焕发“新”活力

提升关键群体“幸福感”。为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归属感,高行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邀您回‘家’温暖同行”、新就业群体“微心愿”征集圆梦等暖“新”关爱系列活动,打造骑手专属文创物品、共创新就业群体温馨“印记”。重点打造阳光天地“红色加油站”示范点,开展心理咨询、健康知识科普、爱“新”益诊等公益活动,推出“北极星”计划,为新就业群体子女定制暑期系列服务菜单,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

激活基层治理“红细胞”。高行镇组建阳光天地商圈、“红色街区”党建联盟,成立第一届街事会,实现跨部门、跨层次协商共治新模式。聘请来自美团、叮咚快递外卖骑手为街区治理“民情联络员”,推动组建“小哥议事会”,建立“红色街区”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不断厚植新就业群体“红色基因”,让新就业群体延伸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神经末梢”,推动基层治理同频共振。

突出效能,真抓实干激发“新”担当

精准发力,担当作为。结合“两新”组织实际,聚焦群众关切、基层治理热点精准发力,落实“一个支部一件实事”,用实际行动把“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

上海图云企业党支部围绕一直以来困扰航海船员的网络通讯不畅问题,积极与集团公司、各部门争取沟通,最终在远洋船上安装卫星通信接收器,订购开通全球卫星通信服务,为船上党员线上学习提供了无障碍通道。图云党支部书记说:“我们还采用‘海上+阵地’的互动交流模式,不仅能实时收到最新学习资料,还能与陆地上其他党员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通讯的畅通也为船员们解决了与家人联系沟通的问题。”

社会组织第一联合党支部、电气安装党支部聚焦“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党建引领街区治理等重点任务,20余名党员主动走出企业,走进街区,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行动。电气安装党支部为满足企业周边健身步道居民的户外运动饮水需求,定期定点提供免费饮用水补给服务。万安养老院党支部聚焦“一老一小”关爱质量和服务保障水平,着力提升照护认知症老人服务能级,启动“记忆家园”项目,通过“音乐疗法”“认知训练”等,为认知症长者提供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营造家庭式住养环境。

党建联建,提质增效。高行与宣州这场持续二十多年的同行接力、“双向运输”,以守护、相助的暖心真情浇开花结出果,“新家园”党建被评为浦东新区基层党建品牌,《跨越300公里,宣州游子在高行镇有了“新家园”》视频在“学习强国”刊登。近期,宣州驻高行党总支主动探索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有效路径,积极实现党建工作与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的“双向奔赴”,组建“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驻浦东新区高行镇党总支志愿服务队”,邀请宣州籍新就业群体加入“骑手先锋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共建文明高行 弘扬志愿精神”等系列主题活动,推动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共同助推镇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