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改革委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23-12-03

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抓好各项重点工作和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扎实推进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1.全力支持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本市“行动方案”明确的280项具体举措中82%已取得成效。二是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及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制定本市任务分工方案。

2.持续深化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建设。一是制定并由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深化拓展特殊经济功能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的若干意见》,提出六方面29项举措,给予临港新片区更大力度的资源要素供给。二是召开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配合浦东新区举办十周年主题论坛。三是协调推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扩区,做好扩区区域围网建设、功能布局、安全管理等工作。

3.纵深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是配合安徽省召开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会同三省一市梳理形成21项重点推进事项并加快实施。二是全面落实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编制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三是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动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持续推进“一厅三片”、示范区智慧大脑等重点项目建设,新推出一批制度创新成果。

4.深入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一是加快实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率近90%。二是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政策措施》,细化形成本市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全力推动落实落地。

二、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投资

1.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政策制定落实。一是年初制定实施《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三季度研究形成提振消费市场、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外贸外资稳规模优结构等六方面20条政策措施清单,协调推动政策落实落地。二是持续跟踪分析影响经济运行的重大变量、重点指标、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重要政策,及时研判经济走势和瓶颈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2.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一是聚焦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领域,有力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二是继续策划“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系列活动,提振国内外经营主体投资上海的信心。三是推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建设,深化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四是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推动张江光大园REITs项目完成扩募,城投宽庭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正式获批。

3.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一是落实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明确本市民营经济发展31条具体举措和相关责任部门分工。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梳理企业问题清单并协调解决。二是出台《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出四方面20条政策。

4.有序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一是围绕重大指标、任务和项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调动全市各方面力量,编制形成《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经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二是形成本市落实国家规划《纲要》任务报告,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三、着力强化“四大功能”

1.持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一是加快推动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建设,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不断完善提升服务功能。二是建设完善数据交易链,构建多层次数据交易市场框架,数交所挂牌数据产品现已全量上链。三是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建设,启动优刻得、上海电信等项目建设。

2.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一是大力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三大先导产业,组织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二是发布实施创新型企业总部认定和奖励管理办法,认定首批40家创新型企业总部。三是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提出五方面30项任务,启动实施瑞金医院“未来医院”等新基建重大示范工程项目。

3.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加快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建设,推动临港自动驾驶先行示范区建设。促进汽车消费,落实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等支持政策,会同相关部门修订《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二是推动上海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纳入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成功举办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三是推进“南北转型”,加快宝山吴淞创新城土地收储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山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和化工区协同发展。    

4.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一是扎实推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在沪设立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社团。配合市政府与新华社共同主办第二届“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大会暨2023上海市“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大会。二是发挥市重大外资项目服务制度作用,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建设。三是落实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支持符合条件的鼓励类外资项目享受进口设备免关税政策优惠。四是建立常态化问题解决机制,分级分类协调解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关键共性问题。

四、大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开放

1.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一是印发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改革方案,提出四方面27大项、195小项任务举措。吸收北京、深圳等地改革经验,新增13小项改革任务举措。建立工作专班跟踪督促机制,按月督促任务举措进展情况。二是以世界银行新的营商环境评估体系为牵引,深化对标改革。三是修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充分体现国家有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新要求,对标世界银行评估体系进一步深化改革措施,总结经验做法入法固化。

2.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一是印发实施《上海市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建立月调度工作机制。二是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加强执法检查和问题自查。三是完善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实施效能评估。

3.深化重点领域价格改革。一是配合国家制定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建立健全天然气分布式机组上网电价机制,稳妥实施新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二是进一步健全能涨能降的终端价格形成机制,按机制调整非居民天然气销售价格。三是制定出台《上海市管道天然气配气价格管理办法》。降低化工区物业公司管输价格。

4.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诚信建设示范区试点,建立健全守信激励机制。二是实施经营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在全国率先实现主要执法领域全覆盖。三是深化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创新试点,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累计授信超9300亿元。四是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信用承诺信息闭环管理,深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不断完善公共信用修复机制。

5.推进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一是印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目录、公开目录、服务清单指引、场内交易信用记分办法等制度文件。二是总结评估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情况,研究制订新一轮行动方案。全市“一网交易”规模连续三年破万亿。三是推进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工作。

五、加快推进人民城市建设

1.全力保障能源安全供应。一是统筹平衡全年资源,制订落实夏(冬)高峰保供工作方案,确保能源电力供需平稳有序。二是推进能源重大工程建设,争取国家和兄弟省份支持,推进外电入沪工程。加快油气管道和输变电工程建设,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三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做好全年风电、光伏开发指导,推进杭州湾海上风电和深远海风电示范前期工作,加快能源绿色转型。

2.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一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落地,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举办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及全国生态日上海主场活动等。二是制定印发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等实施方案。三是全面实施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第五轮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制订促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发展专项支持政策。

3.推动综合交通规划建设。一是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洋山深水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及配套工程水陆域工程全面开工。二是协调推进东方枢纽规划建设,推动东方枢纽上海东站路地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完成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站场区相关工程以及东方枢纽D片区土地储备等项目审批。三是加快推进市域铁路、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四是完成横沙浅滩固沙保滩稳定河势(横沙大道外延)工程先行段可研审批。

4.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全力支持五个新城建设,发布第二批拟向新城导入30项功能事项清单,协调推进各功能性事项落地实施。推动新城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开工建设,推动人才、资金等各类支持政策落地见效。二是推动域外农场高质量发展,成立市域外农场管理办公室及苏北农场、皖南农场办事处,协调推进域外农场国土空间规划等各级各类规划研究和属地对接。

5.完善社会民生领域价费管理。一是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监测。二是优化本市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形成机制,修订《上海市民办中小学收费管理试行办法》。三是批复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开展收费临展试点。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1.统筹推进“一老一小”工作。一是制定发布《上海市养老产业发展政策指南(2023年版)》。持续跟踪推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二是今年4月,上海市被纳入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范围。制定实施《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共6方面专项行动、28项重点任务、99条具体举措。组织儿童友好城市标识、儿童画等征集活动,发布“上海儿童友好城市标识”,推进儿童友好理念宣传普及。

2.协调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动态调整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二是印发《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快先行先试探索深化产教融合城市建设若干措施》。支持本市“双一流”高校建设重点领域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三是积极推进中山医院、瑞金医院、龙华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研究制订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提升应对新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四是印发《上海市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推动体绿深度融合。

3.谋划推进民生保障工程。一是推动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市委“民心工程”,编制实施新能源乘用车充电安全便利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提前完成202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目标。二是深入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3.0版,加载交通联合功能,实现公交地铁一卡通行,拓展文旅等领域应用场景,推动长三角区域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应用互通、服务共享。三是制订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就业增收工作方案和重点工程项目清单。

4.持续强化粮食和应急物资安全保障。一是深化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扎实做好“收好粮、储好粮、供好粮、管好粮”等工作。二是加强战略和应急储备物资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保障物资状态良好。三是推动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建设,完成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布局选址工作,组织编制建设方案。

七、坚持不懈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1.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力支持配合市纪委监委、驻委纪检监察组,扎实推进政治监督重点任务,推动政策兑现、项目实施、举措落地。持续抓实“四责协同”机制,做实委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工作机制。持续促进作风转变,抓好党纪党规学习。持续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构建权责清晰、措施有力的防控体系。

2.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委党组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突出一个“实”字的要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明显成效。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发挥“五学联动”机制作用,委党组带头开展理论学习,举办读书班和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认真开展述学;系统各级党组织认真开展“三联”活动,积极组织主题党日和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坚持大兴调查研究,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领题,开展实地调研,各党支部深入开展“一个支部一件实事”活动。坚持强化检视整改,扎实推进专项整治,系统梳理问题清单和专项整治项目,动态跟踪整改进度,确保全部完成销号。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工作,持续抓好各项整改任务落实,推进健全常态长效机制,确保主题教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3.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发展改革队伍。始终树牢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导向,强化政治引领,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把关、培训教育突出政治训练、干部管理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担当作为,以关键岗位、艰苦地区、专项工作为平台,以“三考一述”考核评价体系为抓手,加强干部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强化梯队建设,积极用好市委优秀年轻干部专项调研成果,举办专题培训班,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一支“保持奋斗姿态、具备专业素养、练就过硬作风”的干部队伍。

4.认真履行机关党建责任。深化模范机关创建,严格规范组织建设,加强对系统单位和机关党支部的工作指导和台账检查,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认真开展岗位建功行动,举办党务干部和党员培训班,打造多元化培训锻炼平台,持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精心做好群团工作,积极开展青年学习品牌活动,扎实做好工会暖心凝聚工程。  

5.不断加强机关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开展成本绩效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能。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