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金海街道:扬“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之帆,远“金海‘荟治理’”之航
(上海智慧党建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制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奉贤区金海街道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探索实施“金海荟治理”品牌系列工作法,旨在荟萃“人民梦想、人民智慧、人民热情、人民满意度”,用四大工作品牌——“金海两长荟”“金海星社荟”“金海说事荟”“金海共享荟”,搭建“治理机制库+达人库+资源库+锦囊库+项目库+共享库=金海治理宝库”的全链条基层治理体系,形成“贤城贤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金海实践”。
“金海两长荟”荟萃治理贤才,聚集“贤治达人库”
对内实施“金才”工程,出台《金海街道年轻干部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年轻干部遴选,在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基础上进行无领导小组面试,遴选出40名优秀年轻干部,建立年轻干部“菁才库”。通过组织开展年轻干部培训班,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参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项目,助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对外结合“两长”队伍建设工作,推选出楼组长534名,街面长22名。发布《两长上岗指南》,推出“社工站·两长微课堂”培训模式,以常态化+专项化培训,以“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为原则,实现“菜单式”供给、“点单式”培训,不断提升两长骨干力量。充分发挥优秀“两长”模范带头作用,由点到面带动身边人参与社区治理。
“金海星社荟”荟集多方资源,汇集四维“资源库”
对内精准划分网格,以领导班子为“头雁”,职能部门、居、村结对的网格负责制,推动部门协作条块联动,共建共治。对外打破行业壁垒,依托“星海造梦计划”、南上海核心圈层党建、“两代表一委员”等广交各行各业专业人士,引入多维视角,为小区提供专业力量。向下扎根,依托社区治理的“三驾马车”,盘点空间、物资、关系、达人、志愿者等各类资源,充分整合形成资源地图,共同服务社区的公共利益,打造资源友好型社区。向上争取,借力区级部门、高校智库和社会组织等力量,补足信息差,开辟新视角,以全国文明城区、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级绿色社区、上海市低碳社区创建等工作为落脚点,多方位汇集丰富资源赋能金海基层社区治理。
“金海说事荟”荟蕞民生实事,赋能打造“锦囊库”
创新探索“四议”基层民主协商机制。街道层面,通过日常居村“四百行动”、12345、人大、政协、人民建议征集点和跃动金海线上渠道广泛征集议题,形成“议题征集—议题协商—议案公示—监督评议”的“四议”机制。社区层面,以打造“美好社区先锋行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居一品”为契机,探索因地制宜的基层民主协商机制和社区特色自治项目,如龙潭社区“说事会”,以小区事、邻里事、家里事推进三事分流议事模式,解决路口规划不合理出行难问题。金水新苑以居民兴趣点为牵引,建立“‘xin’趣·智慧吧”,同步线上智慧吧微信群,在居民的畅所欲言中涌现各类自治项目,形成“锦囊库”和“项目库”,激发社区治理内生动力。借力“达人库”“资源库”赋能“锦囊库”。结合街道“四议”难点议题,依托“金海星社荟”资源库汇聚专家学者、社会组织、资深书记、职能部门等多元主体,在治理全过程注入智力支持,帮助街道和居委打通堵点痛点难点,填补治理空白,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积累专题锦囊库,加强其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效能。
“金海共享荟”崇荟空间资源,建设“睦邻共享库”
盘活社区资源,以项目化形式建立“共享库”。依托金海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各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站、党群微家等,打造“共享+”空间,让居民零距离享受到“家门口服务”。如龙潭社区基于社区实际打造的“共享+”系列社区治理项目,通过融汇社区资源,提供“共享雨伞”“共享书屋”“共享停车位”等“共享+”系列服务;恒贤社区在楼道间设置“有温度的交换箱”,通过小小交换箱增进大大邻里情,实现“小空间”发挥“大作用”。聚焦社区“微更新”,“项目库”升级为“共享库”。通过“金海社区规划师”理念,引导居民自主认领、设计、更新、维护社区公共空间,构建新型文化认同,让居民主动参与到特色楼道打造、社区花园更新、楼道扶手安装等微改造项目的同时,提升社区与居民间的情感连接度。如金水佳苑“金海书院”、金水丽苑“遇见未来”社区共享空间、金水和苑“和草园”等项目从规划到实际落地有居民参与,通过共治共享式“微更新”,让小空间迎来“大欢喜”。
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