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合作交流办

来源:市政府合作交流办    发布时间:2021-11-30

一、基本情况

市政府合作交流办是负责全市国内合作交流、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市政府直属机构,正局级单位。主要职责有8项,详见“市合作交流办”网站“政务公开”栏目“机构概况”。

二、自我评价

2021年,市政府合作交流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线,以东西部协作任务调整、接受市委巡视和抓好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等为契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加强统筹,注重实效,协调推进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区域合作、企业服务、友好往来、法治政府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工作。我市连续四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第一档(综合评价为“好”)的好成绩,我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

(一)聚焦精准、全力以赴,对口帮扶工作开启新征程

1.巩固全市“一盘棋”格局。深入学习贯彻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精神,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组织召开上海市助力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对全市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进行总结部署。充分发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制定实施《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助力对口帮扶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召开市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市援外驻外工作会议,加强工作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市领导率团赴云南、新疆、青海、西藏等对口地区学习考察,加强年度工作对接,重点与云南在产业、教育、卫生、人才等方面签署两地协作协议。编制上海对内开放与国内合作交流“十四五”规划和“十四五”援滇、援疆、援藏、援青规划,为“十四五”时期对口帮扶工作起好步、开好局奠定基础。

2.落实对口帮扶结对关系调整。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我市由帮扶7省区市20地州市101个县调整为6省区市21地州市106个县,新增云南省昭通市、怒江州。统筹安排浦东新区结对怒江州4个脱贫县,闵行、松江、普陀等3个区结对昭通市10个脱贫县,全市16个区与云南省15个州市、88个脱贫县结对全覆盖,同时召开沪滇东西协作对接座谈会、沪遵工作交接会,签订《上海市人民政府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十四五”时期东西部协作的框架协议》《上海遵义两地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现结对关系对接调整到位。新选派援滇干部42人,实现干部人才选派到位。分两批安排援滇资金项目,实现年度帮扶资金项目安排及时到位。

3.统筹推进年度帮扶资金项目。年度计划安排注重“两个倾斜”,因地制宜实施产业、就业、消费协作、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乡村建设、安全饮水和智力帮扶等890个项目,引导社会组织实施67个公益项目,到县级以下资金达到80%以上,主要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民生保障;组织上海34家医院与当地医院结对共建,在云南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示范性高中,着力提高当地教育医疗水平;云南漾濞县、青海玛多县地震发生后,立即筹集运送急需民生物资约64吨,对受灾群众进行即时帮扶。会同对口帮扶地区修订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推进落实月度报告、现场督查调度等工作机制,并积极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加强对口支援资金项目监管,做到“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账目清清楚楚、项目清清爽爽、干部清清白白”。年内,边境小康示范村、“珠峰小镇”和喀什六中新校区建设、援青保障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一批上海援建工程发挥示范作用。

4.打造乡村振兴衔接脱贫成果新格局。围绕推进对口地区乡村振兴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对口地区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上强化协同。召开沪滇深化开放协同对接研讨会,与当地有关部门就加强外贸、投资、产销和服务联动达成共识、形成对接。推动沪滇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引导上实集团、鹏欣集团等企业参与云南打造“三张牌”发展战略,动员国企和民企参与新一轮 “百企结百村”工作,沪滇两地共建产业园区32个(含农业产业园区13个),年内新入园企业42个,与云南各州市初步建立形成“1+N”的产业合作示范园体系,带动一批脱贫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深入开展劳务协作,实现在沪稳岗就业人数超过50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发挥全市消费帮扶工作平台作用,深化“百县百品”品牌建设,优化拓展渠道阵地建设,年内实现中西部农产品销售120亿元,其中云南超过50亿元;上海消费帮扶做法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优秀案例。组织开展沪滇乡村振兴见学交流活动,促进东部经验复制推广。

(二)立足本职、积极作为,重点区域合作和投资促进实现新突破

1.探索省际合作新机制。协调保障市代表团赴内蒙古学习考察,牵头落实两地合作座谈会、沪蒙新一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授予都贵玛老人荣誉市民称号等工作。落实沪琼两地领导互访要求,将上海发展需求体现到备忘录和两地重点合作项目中。年内协调对接省级、副省级代表团36个、地市级代表团44个在沪考察活动和市领导率市代表团出访内蒙古、北京、海南、广东等省区市的调研活动。

2.探索区域合作平台发挥作用新模式。制订《关于规范上海各区与兄弟省(区)市建立友好城区关系的指导意见》,做到底数明晰、规范签署、有效合作。充分发挥经贸展会平台作用,组团参加丝绸之路博览会、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经贸展会活动,与组织企业考察、营商推介、项目签约相结合,逐步由单一参展向综合对接转变。完成对口合作大连工作自查总结评估,沪连对口合作取得新进展。探索以城市和城市群为中心的合作与研究,对上海与全国140多个主要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现状进行量化分析,形成投资数据分析报告50余篇。探索合作交流部门沟通联动工作机制,筹备举办重大国家战略协调发展研讨会。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强对长三角创意专委会等城市合作平台的指导,推动其在长三角城市打造示范点,举办长三角老字号品牌合作高峰论坛、全球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

3.着力打造投资促进市内市外“两张网”。突出服务本市重点建设区域和先导产业,注重市区联动、部门联动,注重发挥异地商会协会作用,构建全市投资服务网络,分别与市商务委、市经信委、虹桥商务区等加强对接,先后与临港新片区、闵行区、奉贤区、普陀区分别签订合作备忘录。加强上海在外商会合作,建立上海在外企业服务中心。组建进博会上海市合作交流采购团,吸引330家企业参加,进博会签约近5.4亿元,促成推动进博会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在全国布局。联合举办“服务企业直通车”,开展人才政策等解读活动。发挥合作交流资源优势,牵线一批企业来沪投资发展,推动世界500强企业恒力集团、百珍堂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项目落地闵行,协调一批重大项目对接临港新片区、奉贤区。会同长宁区举办合作共享主题活动,推动共享进博发展机遇。目前,已确定总投资额近百亿元。

4.积极服务上海先导产业发展。在生物医药领域,充分发挥合作交流在全国关系广泛的优势,助力建造“新药研发灵长类实验动物基地”。在智能制造领域,充分提升长江流域职能制造和机器人联盟的作用,举办流域内产业对接、主题论坛、产品路演等活动,助力普陀区集聚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在集成电路领域,积极牵线搭桥,为临港新片区引进芯片企业服务。

(三)立足职能、发挥作用,办事机构功能得到新拓展

1.积极发挥市政府驻外办功能。加强对市政府驻外办工作指导,制定出台《关于新形势下上海市人民政府驻外办事处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着力推动驻外办更加聚焦联络服务援外机构、参与推进援外工作、沟通协调省市合作等工作,推动驻广州办当好营商环境的“宣传员”、重点项目的“推介员”、两地交流的“联络员”、信息数据的“情报员”。

2.引导沪办强化“双向”服务。加强驻沪办事机构联系调研和日常服务,制定《驻沪办事机构备案工作规范》,修订《上海异地商会登记管理办法》,组织召开驻沪办事机构“双服务”总结展示会,注重驻沪办事机构“双服务”成效展示推广,统筹做好沪办机构服务事项,开展长三角18家县级商会试点。引导沪办积极参与进博,与本市重点园区、企业等加强合作对接,在促进两地交流合作中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3.参与长三角地区疫情联防联控。在市防控办的统一指导下,与苏浙皖三省工作组加强联防联控,截至122日,累计隔离苏浙皖三省入境人员9万余名,接转9万余名,妥善处理涉外地入境人员的突发情况。

(四)注重规范、统筹合力,政府公务接待适应新调整

1.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第四届进博会内宾接待服务保障。深化“全市统筹、分类对接、分层保障、分段负责”工作机制,发挥各区、相关委办局、驻沪办事机构等作用,形成全市接待“一盘棋”工作格局。细化接待方案,加强整体策划,注重打好疫情防控“组合拳”,强化现场处置机制,形成防疫工作闭环,细致周密安排好因疫情原因突发的紧急接待保障任务,让来宾感受到上海城市温度,圆满完成第四届进博会接待任务,实现接待任务零差错、零失误和疫情零发生。

2.保质保量做好日常接待。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本市公务接待有关规定办法,发挥市公务接待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召开全市公务接待联席会议,加强对全市公务接待部门的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完善公务接待信息管理系统和接待资源库,建立健全全市联动的公务接待工作大格局,保障30多次重大会议活动圆满举办。积极适应全市接待体制调整和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优化接待工作项目责任制,圆满完成日常接待任务。

(五)强基固本、建章立制,机关运行和下属事业单位管理迈上新台阶

   1.全面提升机关运行管理水平。注重强化工作统筹,协调中央、市级层面重大会议活动,第一时间落实市领导重要批示指示。注重加强信息工作,报送各类专刊12期、专报30余篇。注重加强工作督查,扎实推进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有效落地。注重加强制度建设,修订“三重一大”等制度。注重加强服务群众,主动公开政务信息78件,办理网站留言24件,答复信访16件,12345市民咨询热线44件,办理人大政协提案议案6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注重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着力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新增2项服务企业网办事项。

2.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办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办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法治建设,采取举办依法行政讲座、法律事务咨询等方式,加强法治宣传,强化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或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必经程序,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管理、备案审查等制度,结合实际发挥好2名法律顾问和1名公职律师的职能作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质量和水平。结合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建立完善规章制度12项,为深入推进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提供保证。

3.全面强化资金使用管理。科学编制预算、安排支出,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上海市人民政府驻外办事处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成立内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支出情况定期分析和预警,加强驻外办资金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培训力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4.充分发挥下属事业单位服务功能。在服务中心开展核心价值观大讨论,凝聚共识,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注重发挥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通过筹备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组织市外展会、参与进博内宾接待等重大会议活动,强化服务中心对机关工作的支持。盘活服务中心下属企业资金和资产,抓好保值和增值。

(六)全面从严、持之以恒,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开创新局面

1.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紧扣庆祝建党百年红色主线,通过组织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部署党组织专题学习会、下发党建工作提示等,围绕“十个一”组织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举办“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提升党员干部素质”专题培训暨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开展《习近平在上海》专题学习,组织到一大会址纪念馆、淞沪抗战纪念馆、市档案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学习。组织庆祝建党百年“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宣讲会、“党史故事青年说”“梧桐树下的红色旋律”等学习交流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同时,坚持以办党组“我为群众办实事”“五个一”重点项目为牵引,落实14项发展项目和15项民生项目,强化示范带动,提升“叠加”效果。

2.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坚持把巡视整改作为检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坚决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研究提出“不推、不绕、不拖”的工作要求,筑牢“真认账、真反思、真整改 ”的思想,明确“认账、理账、销账、交账”的工作目标,围绕“主动找、扎实改、有效立”的要求,办主要领导分层分领域召开7场巡视整改专项调研会,真正把巡视整改作为推动本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发展的新契机。按时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坚持从思想深处进行剖析,把问题产生的原因说清楚、谈透彻、讲明白,真正做到扛起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据统计,截至目前,提出整改措施118条,已经完成了113条,新建制度8项,修订完善4项。

3.不断深化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干部选育管用,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全力打造“善合作、敢攻坚、出精品”的合作交流干部队伍。研究制定平时考核实施细则,探索形成“工作日志—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三位一体的考核工作体系,强化干部日常监督和管理。安排8人次干部参加市委组织部主体班次调训,组织全员参加市公务员局线上专题培训,提升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素质能力。持续关注干部身心健康,广泛开展谈心谈话,组织心理健康辅导报告,把干部关心关爱落到实处。认真落实市委巡视和市委组织部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整改要求,组织开展好干部标准大讨论,形成5方面具体内涵和7条具体标准,在全办进一步凝聚践行好干部标准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营造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4.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全覆盖,牢牢牵住党建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做到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加强党建工作的研究部署,签订“三个责任”承诺书,完成“两委”换届选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压实。落实“四责协同”工作机制,加强与派驻纪检监察组协同履职,制定履行“一岗双责”三项清单,抓好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组织排摸廉政风险点,形成廉政风险建设举措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项目,运用“制度+科技”等方式强化风险防控。重视建章立制,研究制定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援外驻外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系统党员干部日常廉政守则等制度规范。组织举办脱贫村党组织书记和创业致富带头人专题培训班。开展援外驻外党员干部人才慰问,强化关心关爱。发挥机关工会组织功能,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党员干部职工文化生活。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