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

来源: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    发布时间:2021-11-30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教卫工作党委”)是市委的派出机关,根据市委授权,负责全市教育和卫生归口部门和单位党的工作,联系指导有关中央在沪教育和卫生单位党的工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教委”)是市政府组成部门,负责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教育事业的法律制度,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关决策部署,研究制定本市教育改革发展总体规划、宏观战略和政策制度,推动教育领域立法工作,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

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委,接受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承担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组织研究教育领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政策、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重大改革方案,协调督促落实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事项、工作部署和要求等。

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决定,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教委实行合署办公。长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下,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教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紧紧依靠系统各级各类单位和全市广大教育卫生工作者,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教育卫生事业的热切期待,不断深化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努力推动上海教育卫生事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领导班子工作情况报告

教卫系统承担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民生责任,社会关注度高;教育和卫生机构面大量广,且承担中央交办先行先试任务,改革压力大;党组织和党员数占全市近10%,全面从严治党任务艰巨。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2021年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领导班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克难奋进,持续深化教育卫生领域综合改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促进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扛起“两个维护”政治责任,抓实党史学习教育,确保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及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作为党委会首要议题;加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等举办12次专题研讨。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科高校全覆盖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实践和重要论述进教材,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金山、黄浦、杨浦、宝山获评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成立全国首个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召开上海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李强同志就加强高校党建作出全面部署。推进马院马学科建设,制定落实中央加强马院建设实施意见。召开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组织开展定期研修和专题培训,提升系统领导干部“政治三力”。

(二)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促进学习教育制度化,班子成员带头学习,组织系统单位掀起学习热潮,筹备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促进工作落实特色化,聚焦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青少年关键群体,建设100门专业课程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合示范课,创作《雷经天》等10余部高校大师剧,编撰《上海高校红色往事丛书》,宣传党员和医务工作者抗疫事迹。推进实事落实清单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化实施“便民就医工程”“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程”等市级重点民生项目,基本完成校办企业改制等100余项系统民生项目和重点项目。

(三)平稳落实重大改革任务。谋定“十四五”教育改革思路,召开教育部和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签署新一轮部市战略合作协议,出台教育“十四五”规划,编制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国家示范区建设方案,启动首批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出台我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实施任务清单和负面清单,建立违规情况通报和整改机制。深化实施中高考改革,落实高考物理和化学科目“双选”政策,推进中考命题改革落地,完成改革后首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编制深化高校“三全育人”建设省级方案。获批建设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出台我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年),聚焦“课堂教学11”“课外辅导11”等应用场景,推出“名师面对面”师生在线交流栏目,搭建“市—区—校”在线答疑平台,建设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深化财政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坚持“过紧日子”,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缩减90%委本部专项,聚焦保障“双一流”建设等重点任务,调增高校财政生均定额基准值1000元;扩大高校综合预算管理试点,完善总会计师委派制。推进《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地方立法,促进优质卫生健康资源均衡布局,构建数字医疗卫生服务监管体系,促进诊疗质效提升、收费公开透明、监督执法公正。

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感受度和获得感

(一)全力做好系统疫情防控。严把校门入口关,严格落实进校体温检测等措施,全程关注师生健康状况和出行轨迹,全面落实防疫措施,筑牢校园疫情防线。严格考试防疫,全年平稳组织40余场、涉及200余万人次教育考试,确保“零感染”。落实应急预案,严格按照疾控要求和流调结果,千方百计克服校园师生高度密集、隔离场所短缺等困难,第一时间启动校园防疫应急处置,全面落实师生闭环管理,确保学校教学管理平稳有序。做好3-17岁青少年疫苗接种,坚决守护全市青少年学生生命健康安全,广泛宣传动员、分类分批推进,平稳落实学生疫苗接种工作。优化在线课程教学资源供给,建设免费在线学习市级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空中课堂,为学生在家学习提供实时资源支撑。

(二)回应教育民生重大关切。强化托幼资源布局,新增65个普惠性托育点,基本实现“一街镇一普惠”;落实公建配套幼儿园与住宅小区建设“五同步”,新建改扩建30所幼儿园;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占比超过85%,公办示范性幼儿园占比超过10%。建立中小学校教师全员导师制,在初中全学段和小学、高中重点年级全面推行,强化家校沟通,由导师“一对一”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加强思想教育、助力成长成才。千方百计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指导,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大力促进就业创业,2021年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59%,疫情发生以来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高质量完成首次一年两次征兵,上海兵源中大学生占比全国第一。对接服务“五个新城”建设,优化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落户政策,完成新城教育资源五年规划和年度建设任务,新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增加。落实我市“一江一河”贯通布局,推进苏州河华政段如期开放,华政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开放的高校。落实学校室外体育场所免费开放、应开尽开,学校周末和寒暑假平均开放时间约5个小时,工作日晚上开放时间约3个小时,有效服务学生锻炼和市民健身。主动对接城市公园主题功能拓展,推动8所高校与19座公园签约,用好学科人才资源助力打造“公园里的城市”。

(三)扎实落实“双减”政策。出台我市“双减”实施意见和任务分工方案。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从推进作业提质增效、强化课后服务供给等方面综合施策,100%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作业管理和公示制度,全面落实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各项举措;课后服务实现小学初中全覆盖、公办民办全覆盖、学生应留尽留全覆盖、工作日全覆盖,形成“作业辅导+素质拓展”相结合供给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建立教师课后服务薪酬保障和弹性上下班、非学科类优质培训机构参与提供课后服务、社区文体资源向学生免费开放等机制。严格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实施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备改审”,实现机构“大大压减”目标,学科类培训专家鉴定机制在全国推广;推行培训资金银行定期划扣机制,建立跨界公益互助平台,规范管理其他各类培训机构。国家监测数据显示,我市家长对“双减”落实情况满意度居全国前列。

(四)促进教育发展提质增效。教材建设改革有力推进,成立市教材委员会,依托国家课程实验区教材编写授权,强化教材编写、审核与使用管理。今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表彰会上,我市获高等教育类优秀教材特等奖1项(全国仅4项)、一等奖10项,基础教育类优秀教材一等奖5项,各类教材获奖数和占比均居全国前列。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成效显著,今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我市高校16个表演类节目和4个工作坊入围现场展演,展演率和获奖率均居全国第一;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海代表团所获金牌数、奖牌数和总分均列全国第一,并获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全市青少年近视率较2020年下降1.2个百分点。高校“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进入建设行列的高校和学科均有增加,高校总数达15所、学科总数达64个;新增2所博士学位授予高校、1所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新增22个博士点、55个硕士点,学位点获批比例全国领先。今年国家科技“三大奖”,上海高校占全国高校获奖数11.5%、占全市获奖数76%,并为我市时隔18年再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五)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服务能级。实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给予所有高校和学科梯队支持,重点建设29个市级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和42个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2021年我市高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和经费数均占全市总数近90%。推动高校承担442021年上海科创中心重点建设任务,将大学科技园纳入“双一流”建设范围予以相应支持。推动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与酒店管理专业世界排名第一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合作开办上海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挂牌成立我市第一所五年一贯制高职学校(上海南湖职业学院)。依托96个上海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开展技能培训,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发产业工人培训课程,积极备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六)供给优质泛在学习资源。完善社区教育四级网络,建设16所区级社区学院、212所街镇社区学校、5800余个居村委学习点,配备5万余名社区教育工作者,重点建设居村委示范学习点、养教结合学习点、社会学习点。启动职工继续教育“双元制”模式试点,出台职工继续教育创新发展意见,探索上海特色职工“双元制”继续教育模式。发展高质量老年教育,开通全国首个中老年专属频道“金色学堂”,每天100多万用户收看,依托新媒体打造“银龄课堂”“长者星空”等栏目;整合资源建设上海学习网、上海终身教育学习学分银行、上海学习地图等资源平台,促进学习资源泛在可及;开展学习活动周、市民诗歌节、老年教育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参与居民超450万人次,市民线上线下学习团队超5万个。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国际交流,发挥上海作为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专题组协调城市作用,协调全球100余个城市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发布上海可持续发展教育社区行动计划,面向国际分享上海社区教育经验,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学习型城市奖。

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建“最大政绩”,引领保障教卫事业改革发展

(一)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扛起党委主体责任,健全“三张清单”制度,深化细化“四责协同”机制,出台全面从严治党年度重点任务,召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举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专题培训班,推动落实任务部署。健全“四书四会三报告”制度,班子成员拟定年度“一岗双责”重点内容,实施16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项目。驰而不息正风肃纪,紧扣重要节点发布提示,公开曝光典型案件,频敲警钟。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情况专项督查、“窗口腐败”专项排摸。做好夏建国案件“后半篇文章”,主要领导带队蹲点调研、解剖麻雀,深挖问题根源、查找制度漏洞,督促限期整改。抓好廉政警示教育,组织高校财务、基建等重要领域分管领导开展专题培训。聚焦重点强化政治监督,做实做细两委巡视整改工作,已完成97%的整改任务。指导督促系统单位抓好巡视整改和“回头看”,启动新一轮委属事业单位巡察工作。开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委本部专项经费管理使用情况专项监督以及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兼职、党政领导干部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兼职等专项整治,切实发挥政治监督保障执行作用。

(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制度建设,出台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完善党委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机制;健全分析研判、形势通报、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抓阵地建设,严格落实“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要求,加强高校和职业院校教材审核把关,指导高校完善论坛、讲坛、讲座等阵地和学生社团管理,健全哲社成果审查机制。抓队伍建设,保障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完善辅导员岗位职责、职称评聘、管理考核等制度,配齐建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狠抓落实,多措并举守牢教卫系统安全稳定底线。

(三)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协助做好市管高校干部选任和班子建设,指导10家市属高校完成党委换届,举办系统中青年干部、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开展优秀年轻干部调研,大胆启用80后、90后干部,建立公务员平时考核制度。落实中央和我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东方学者”等系统人才计划,举办首期海归青年人才培训班,完善人才就医和子女入学服务。2021年全市新当选两院院士11人,其中上海高校8人,占73%;全年已引进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及其团队成员和优秀青年人才1500余人;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落实重点任务,指导学校和医院健全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破解党建“中梗阻”问题,引领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分层分类抓好党务工作队伍专题培训,推动更好适应新的任务要求。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推动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深化实践探索,开展“教卫先锋”评选展示,推出“我为建党百年打卡”系列主题活动,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持续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建设“1+8”新时代上海高校党建创新实践基地,培育100个党支部建设示范点。

此外,班子注重加强统战、老干部、工青妇等工作,为教卫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创造更好条件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