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委

来源: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1-11-30

2021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国资国企改革攻坚之年。市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重点,全面推进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的15项节点任务,实现国有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1-10月,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利润总额2878.46亿元,同比增长10.0%;归母净利润1902.32亿元,同比增长6.8%;已交税费总额2526.40亿元,同比增长2.4%9月末,本市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5.49万亿元,同比增长8.3%

一、强堡垒开新局,管党治党从严有为

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庆祝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与党的建设同频共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学习活动共计8290余场次,开展理论宣讲7100余场次,覆盖受众31万余人次。组织9场次“红色文化进国企”系列活动,吸引20余万人次参观;选取32个有故事、可阅读的红色地标,发布5条“上海国企开放日”红色路线、12条“行走党课”线路。开展“奋斗百年路、奋进新征程”百位老同志口述历史活动,组织系统团员青年与离退休干部结对共学,出版《峥嵘岁月》《风雨兼程》《践行初心》《再创辉煌》系列丛书,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举办“国资国企心向党,百年征程再出发”市国资委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展现国资国企崭新面貌。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发布直属机关五大类实事清单,完成职工实事项目20余项,系统各级党组织形成重点民生发展项目1.94万余个,开展各类活动3.46万余次,推动解决1.54万余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困难。夯实党建组织队伍建设。完善《市国资委系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清单》,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和新媒体账号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确保意识形态责任落实落细。会同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市属国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实施意见,明晰国有企业党委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的职责范围、要求和程序。全面推动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制定,系统二级及以下778家企业党委全部制定前置研究事项清单。推动临港集团、久事集团等6家企业完成党委换届。出台监管企业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细则,细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支部工作要求。完成第四轮“万名书记进党校”897663人培训。系统全年发展党员5592名,全面消除党员“空白班组”和“空白网点”。1名党务工作者和1个基层党组织荣获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完成在兰州、海口等9个城市党建联建筹建工作,沪外党建联建城市总数达到29个。会同市委组织部,制发《上海市市管国有企业正职领导人员政治建设考察实施办法(试行)》,提高选人用人科学性,打造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袁国华等9名企业家获评“2019-2020年度上海市优秀企业家”。制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落实〈市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管理办法〉的若干意见》,形成监管企业领导人员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操作口径及量化清单。分步实施市管企业领导人员“继任者”计划,持续开展“国资骐骥”高潜人才训练营,加大干部交流培养力度。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管国有企业优秀年轻领导人员发现培养选拔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健全年轻领导人员选拔、培育、管理、使用等机制。围绕市国资委人力资源三年规划,持续提升干部“选用育管”各环节工作水平,启动机关新进人员一对一带教计划,开展年度国资国企跨企业、跨系统、跨地区挂职交流工作,努力构建与国资系统“大人才”工作格局相融合、相联动的全方位干部交流培养新格局。开展市国资委机关“创先争优 岗位建功”竞赛活动,持续推动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促共赢。发布“青春国企”IP形象,持续推进“青春国企”立功竞赛等各级各类群团组织活动,培养选树系统内优秀青年技能人才。组织机关党员开展地铁高峰客流疏导、服务花博会、进博会等志愿服务,打响“金果子”服务品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精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健全述责述廉制度。配合做好市委第九巡视组巡视市国资委党委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市委巡视反馈的61个具体问题中已经完成整改48个;提出整改措施187条,已经完成157条。抓好中央巡视市委涉及市国资委系统问题的整改,截至目前,78个节点目标已全部按期完成。深化推进市国资委系统巡察工作,创新“巡察+督导”双轮模式,督促系统监管企业党委加强对二级及以下企业的巡察。截至目前,系统监管企业共完成100余家二级及以下企业的现场巡察;市国资委党委组建3个现场督导组,对33家企业(含18家二级企业)开展现场督导。维护国资系统安全稳定。建立监管企业境外疫情排查通报机制,协调推动上海电气、上海建工、东方国际集团等境外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联合市应急局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和“国有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项整治,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深入推广“老娘舅”群众工作法,积极开展“平安地铁”“金融为老助老”人民建议主题征集活动,大力推进重复信访专项治理,确保了国资系统信访稳定。

二、调结构开新局,国资布局重塑有果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以服务服从融入国家战略、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新优势为目标,整体谋划、率先推进新一轮国有资本战略布局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强化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本市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将“十四五”至2035年上海国资布局整体部署纳入市委全局工作。完成市国资国企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形成“1+N”规划体系,即1个市国资国企发展规划和创新发展、信息化等若干个专项规划。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研究制定国资浦东新政20条,形成党建引领、优化布局、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加强协同等6个方面20条政策举措,充分发挥国资国企主力军作用,助力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参与自贸区建设,信息飞鱼、顶科论坛永久会址开工,滴水湖金融湾、大飞机“一谷一园”持续推进,特保区围网工程二期验收完成。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会同江苏、浙江省国资监管部门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两省一市采用货币等额出资方式,在公司治理层面按照同股同权、共同治理原则,对董事长、监事会主席、财务总监三个岗位实行三地按任期轮值,总经理由三地会同示范区执委会市场化选聘;做实长三角一体化跨省域共投共建机制。与央企三峡集团合作组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创新“示范区理事会——执委会——开发公司”公司治理体系,打造长三角国资国企一体化发展新示范。举办第三届长三角国资国企联席会议,推动长三角国资国企深化合作。持续推动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建设,与安徽省国资委签订《沪皖产权交易市场一体化合作备忘录》,推动实现信息数据和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交易团国资分团集中签约仪式,国资分团意向采购金额再创新高,达到30.8亿美元,现场集中签约金额39.5亿元人民币。持续发挥主渠道、主枢纽、主平台和主力军作用,推动市属国企全方位落实好第四届进博会服务保障各项任务,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不断放大溢出带动效应。落实重大任务。新增投资7000多亿元,加大对三大先导产业、五个新城、长三角等领域、区域布局。打造国资集成电路领域创新图谱,优化市属国企集成电路投资布局,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落地。推动联和投资公司出资华虹集团集成电路项目建设,上药集团成立上海生物医药创新转化基金,上海仪电成立上海国资人工智能产业功能平台。印发《关于推进市属国企积极投入五个新城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推动市属国企在五个新城设立总部型机构的工作方案》,推动市属国企积极投入五个新城建设,临港集团总部迁入南汇新城,25家市属企业与五个新城所在区政府(管委会)签定了总部落户、项目落户以及金融服务合作协议。市国资委与青浦区政府开展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助力青浦新城建设和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上海国投公司参与出资国家海工装备创新平台,推动项目顺利落户上海。推动落实中航商发增资、半导体装备材料基金扩募、华虹集团集成电路项目出资、中芯临港项目出资、长港集团组建等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大任务。积极推动落实本市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要求,研究市国资委系统企业“双碳”工作和能耗管控的指导意见,推动系统企业做好节能降碳工作。

三、激活力开新局,深化改革推进有力

深入推进综改试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八大专项行动,持之以恒将国有企业改革引向深入。深化落实改革方案。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综改试验,形成20216个方面28项任务,按照全年完成三年任务70%的节点目标推进改革。推动企业集团制定2021-2022年改革行动计划和任务清单,明确改革重点,持续跟踪督促重点任务落实。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上市发展,制发关于推动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完成上海农商银行IPO,实现金融服务类企业上市全覆盖。电气风电、和辉光电实现科创板上市。推动机场集团核心资产上市、锦江资本私有化、老凤祥B股转H股等一批项目,截至11月底,本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融资719.67亿元。实施上海建科集团市场化改革,完成股权划转、资产剥离、激励机制、上市公司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加快专业化重组整合。完成衡山集团与东湖集团、上海股交中心与上海联交所专业化重组整合。通过无偿划转、协议转让、企业增资等方式优化配置近千亿元股权。发挥市区联动优势进一步深化科创投集团市场化改革。研究组建上海现代农业投资发展等企业集团。研究优化两类公司投决会运作机制,实施股权划转工作,形成上海国投公司及其所持企业资本管理事项安排方案。稳妥推进市国资委系统出租车企业重组整合,按照“成熟一家,推进一家”的原则,持续优化行业资源配置。健全激励约束分配机制。开展“三能机制改革”专项行动,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评价办法,全面推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实现“能推尽推”。进一步深化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已在19家企业聘用职业经理人98人。制发《2021年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工资管理工作操作细则》,进一步完善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完成上海建工、上港集团等7家企业集团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工作。支持上港集团、申能股份、兰生股份、东方创业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覆盖核心骨干845人。推动上咨集团信咨公司、上汽集团房车生活家、智己汽车、帆一尚行、中海庭数据等非上市公司按照张江办法实施股权激励。授权企业集团审批子企业员工持股,推动上港集团旗下哪吒公司、电气集团下属上海微电子、机场集团下属机场国旅等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有序推进专项改革。持续推进“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改革,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在全国“科改示范企业”专项评估中获评“标杆级”,和辉光电改革经验入选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改示范企业”改革典型案例。制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上海城镇集体资产监管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完成上海联社所属专业联社整合重组。推进事企分开,完成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高校企业股权划转,加快推进华东理工、上外等部属高校脱钩改革工作。

四、促转型开新局,创新发展升级有序

发挥国有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推动创新发展。持续加大创新投入,2020年监管企业科技经费支出达到613.44亿元,同比增长6.45%,占全市企业研发总支出的58%。聚焦数字经济,举办创新发展大会,完成第二批17家企业创新使命责任书签署,明确2021-2023年签约企业创新主要目标、任务及重大项目。加大国资收益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车规级IGBT、新材料、高端仪器等项目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突破卡脖子技术,梳理涉及国资国企共9大领域50个产业链风险点,推动企业加紧攻关EDA工具、存储工艺芯片、燃料电池、CT探测器等16项风险点。积极探索创新综合服务试点,在考核、激励、分配、评估、收益、容错等方面加大对三大先导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攻关、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联影医疗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电气、隧道工程、光明乳业、德福伦等获二等奖。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开展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出台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数字国资、数字国企发展框架。联合市经济信息化委、科委举办数字化转型创新大赛,探索实践更加开放、更加公平的国有、民营企业合作方式,20家集团80余家企业面向全社会开放100多个场景,1014家企业超过1500个场景解决方案参赛,实现了“经济+治理+生活”的业务场景全领域覆盖,意向合作金额超1亿元。谋划上海国资数字经济发展新版图,启动上海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创新基地建设,与临港集团奉贤园区“数字江海”联合打造区域集中、场景集聚、数据互联的国资新型数字产业发展的“展示馆”“样板区”和“实验田”。上汽集团、中国太保、上海建工等3家企业被国务院国资委作为2020年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持续深化品牌建设。贯彻落实市委新一轮打响四大品牌要求,发布《市国资委系统企业品牌建设白皮书》,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市属国企打响品牌的若干措施》。实施上海国资品牌推广计划,推广优秀品牌案例,光明食品集团“大白兔的品牌年轻化创新之路”和中国太保“把握新趋势,构筑新未来”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2020年度100个国有企业品牌建设典型案例。盘活老字号品牌,研究推进“回力”等品牌焕新,探索组建专业品牌平台,建立引逼奖惩机制,提升品牌建设支持力度,提升老字号品牌显示度和影响力。举办长三角区域老字号巡展,推进上海老字号品牌“走出去”。

五、优机制开新局,监管能级提升有效

落实以“管资本”为主的职能转变要求,突出质量效益、守牢风险底线、切实提高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完善监管提升能级。全面升级上海国资监管“一盘棋”框架体系,在直接监管、委托监管、指导监管的基础上,新设受托监管,日常监管参照直接监管企业,重大事项由上海市国资委会同委托方国资监管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共同研究确定,开创了跨省域国资监管新模式,为全国国资统一监管提供了上海经验。深化分类监管,探索建立覆盖企业功能定位和出资比例的分类监管体系。修订投资监督管理办法,新增投资事项事前报告制度,建立尽职调查机构黑名单、评估复核机制。制定境外国有资产管理“1+4”制度,进一步完善对境外国有资产的产权、投资、财务以及审计监督和管理,推动境外经营投资活动过程监管全覆盖。完善视同于利润和单列政策,新增创新投入、数字化转型、品牌建设、重大战略投资等事项。修订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建设指导意见、监事会主席和外派监事履职目录,研究细化服务外派监事履职保障目录,引入第三方参与监事会主席和外派监事年度考评。制发《上海市产权交易场所管理实施办法(暂行)》,推动产权规范有序流转,促进产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强化评估管理,建立重大投资项目专家评审工作机制,率先在联和投资公司开展创新领域估值试点。完成15项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评估增值率113.83%。推动“鼓励国企调解”条款纳入市人大《上海市促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条例》,首次在地方法规层面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化解纠纷。制定《市国资委监管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上海市国资委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市国资委监管提示函、责任约谈、通报工作规则》,形成《国资监管机构权责清单》(2021版)。健全容错追责体系,研究制定技术创新和历史遗留问题领域尽职免责清单。提升管理优化服务。开展企业管理层级压缩、管理提升质量强企专项行动,海通证券、电气风电、赛可出行等3家企业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全国200户管理提升标杆企业,上海电气人力资源PES激励计划入选全国100个管理提升标杆项目,上汽集团数字化转型管理提升的成果和经验得到国务院国资委认可并进行推广。推动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发《市国资委监管企业信息主动公开示范目录》。制发市属国有企业不动产确权补证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工作导则,搭建工作平台和协调机制,推动企业完成97幅土地补证工作,协调推动百联、地产等企业集团完成45幅划拨、空转土地权利人变更工作。启动市国资国企在线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国资监管数据指标库,统一国资监管数据标准。完善更新市属国企投资基金信息系统,加强系统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线运行“价值评估指数系统”,为企业备案审核、投资决策、绩效考核、价值趋势分析提供专业支撑。稳步推进市国资系统企业服务大厅建设运营,形成服务大厅管理办法,截至目前,综合受理各类事项526单,电话咨询421单,按期办结率为100%,窗口好评率100%。持续优化课题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在线监管流程,形成50余项委重点课题、处室中心课题等一批研究成果。完成上海国资智库平台系统建设并正式运行,启动上海国资智库线上系统,打造国资国企新型特色智库品牌。首次启动并完成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编撰工作。全力防控处置风险。开展房屋出租和转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控股不控权等专项治理,实施应收类款项排查与融资性贸易再排查以及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处置、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整治、民企挂靠国资问题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开展监管企业房屋租赁纠纷法治体检,完成防疫支持资金使用情况、存续企业管理、并购威尔逊项目、基金管理、内控测评等专项审计检查以及对4个监管企业6个国资监管领域14项制度落实情况的综合检查等,探索对境外项目实施在线审计。制发《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审计整改工作管理办法》,推动监管企业完成205个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并明确12家监管企业审计整改销号目标。推进总审计师制度试点,制发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和规范意见,形成内部审计监督、第三方监督与出资人监督合力。违规责任追究“1+2”系统试运行,系统报告实现与国务院国资委对接。成立市国资委稳增长促发展领导小组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协调小组,协调解决企业稳增长诉求200余项。提升动态监测穿透性,从监管企业二级重点子企业延伸到重点境外子企业。着手建立全面风险预警体系,不断完善风险研判、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调、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强化风险清单销号管理,稳妥处置上海电气通讯等一批风险事件。落实金融风险报告常态化机制,搭建风险防范数字化平台。

六、惠民生开新局,服务大局担当有功

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强大的奋进精神,筑牢城市根脉,共建人民城市。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会同市交通委,推动上汽集团、久事集团和申通地铁集团等牵头组建MaaS系统建设主体随申行公司。稳步推进重大工程动迁工作,涉及旧改征收任务的16家监管企业的93证全部完成签约,涉及总房屋面积6.3万平方米。持续推进旧区改造、城市更新工作,推动上海地产集团牵头成立800亿规模的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推动临港集团军民融合展示服务中心和研发创新产业转化平台、市属国企参与长兴岛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发布《上海市国资委监管企业202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上汽集团、中国太保、上海地产集团等在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地方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论坛上作为地方国企代表交流发言。结对帮扶稳定就业。持续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推动临港集团、申迪集团等6家企业集团与云南昭通、怒江州开展新的村企结对帮扶,12家监管企业分别与9个涉农区政府开展产业合作。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七建集团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上海蔬菜集团顾正斌获评先进个人。做好2021年应届大学生就业工作,截至目前,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招录1.99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在本市范围内招录1.29万人,相关指标均高于上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联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上海推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新闻通气会,专题介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合作策划开展“上海国企直播间”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上海农商银行、东方国际等9家系统企业,在实景地标场所开展全媒体对话访谈。在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上海电视台等中央及本市主流媒体刊登、发布新闻宣传报道3220余篇。上海国资”微信企业号平台发布推文共计2393条,推文总阅读量近80万余人次,“上海国资发布”官方微博发布推文共计2400余篇,阅读量超过1252万次,“上海国资党建”微信平台发布信息58期、245篇。相关文章被“学习强国”、国务院国资委平台、市委信息快报采用,采用数位居全市各委办局前列。系统593家单位获评第二十届上海市文明单位。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