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委

来源: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委    发布时间:2021-11-30

市委农办设在市农业农村委,受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承担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组织开展“三农”重大问题的政策研究,协调督促有关方面落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事项、工作部署和要求等。市农业农村委是主管全市“三农”工作的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职能包括贯彻执行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统筹推动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体育、乡村治理;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指导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负责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资源区划、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业投资管理、农业科技工作、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等。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三园”工程(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建设,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夏粮生产历史首次得到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长江禁渔全面开展“清船、净岸、打非”三大行动,非法捕捞得到有效遏制,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社会氛围已初步显现,相关工作得到农业农村部肯定,我市农田建设工作受到农业农村部农田司的通报表扬,上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高效节水灌溉建设进展位居全国前列。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推进顺利

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积极发挥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等职能作用,推进实施上海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不懈推进“三园”工程,制定年度乡村振兴14大类78项重点任务,实施“挂图作战”,采用绿灯、蓝灯和红灯标识推进进度,实现常态化管理。准确把握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特点,在城市发展阶段上认清空间稳定、地位凸显、功能复合“三个趋势”,在整体布局上优化新城、镇域、乡村“三个空间”,在价值取向上凸显乡村经济、生态、美学“三个价值”,积极探索乡村这一稀缺资源成为城市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地、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的有效实现形式与路径,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同步实现郊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超大城市乡村振兴道路,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年来,我委在实施乡村振兴“挂图作战”、稳定粮食生产、加强蔬菜保供、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深化种业创新、发展数字农业、开展调查研究等工作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高标准建设“美丽家园”,农村人居环境取得新提升

一是加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力度。制定《关于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水平的若干措施》,按照“不策划不规划、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的要求,注重提升风貌、导入产业、连片布局,全面建成第三批3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启动开展第四批1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使“盆景”变成“风景”,公共资源配置更有效率。

二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将“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列入市委民心工程,按照“工作项目化、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要求,全域实施“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推进12.38万户美丽庭院建设。开展50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完成6万户农户村庄改造,建设2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95%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100%。

三是规范开展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坚持把尊重农民意愿放在首位,在“三高两区”(高速公路、高铁、高压线沿线,生态敏感区、环境综合整治区)采取进城上楼和平移建房等多种方式,稳妥推进1.27万户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制订严格规范村庄撤并的实施方案,实施全流程管理,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三)高质量建设“绿色田园”,都市现代农业取得新发展

一是发展绿色农业。出台《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打造13个绿色田园先行片区。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76万亩。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推进蔬菜保护区、保护镇建设,建设5万亩绿叶菜生产核心基地。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累计开展8.5万亩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设施建设改造,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地产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达27%。

二是推进规模农业。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推动了“华固”绿色农业示范基地、“由由”中荷农业创新园等一批现代化农业项目。培育农业全产业链,打造10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做强50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10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支持92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240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壮大。

三是实施科技农业。积极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整合数据采集和网络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服务于生产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的系列专业性功能服务平台,实现“一图知三农、一库汇所有、一网管全程”。制定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发展规划,确定市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13家。“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加快蔬菜生产“机器换人”步伐,累计创建26个蔬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建成300亩无人农场示范区。

四是建设品牌农业。持续做好浦东新区南汇水蜜桃、崇明区清水蟹、嘉定区马陆葡萄3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4个农产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持续开展特色地产农产品品鉴评优活动,用好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扩大优质农产品市场销售,加快打造乡村产品品牌。

(四)高水平建设“幸福乐园”,农民生活水平取得新进步

一是深化农村综合帮扶。对全市527个经济相对薄弱村进行帮扶,累计实施15个“安全可靠、收益稳健、易见成效”的帮扶项目,总投资达52.8亿元。已取得收益额约1.23亿元。通过助老、助医、助学、助残等措施,对全市5.8万户、9.3万人的生活困难农户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强化产业帮扶,鼓励和推动生活困难农户通过劳动增加收入。

二是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出台并实施了促进农民就业的一揽子政策,积极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针对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开展技能培训。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力度,新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650名。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985元,同比增长11.3%。

三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实施第二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选派151名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到郊区任职任教。实现行政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每个卫生室至少配备2名村医,完成市、区两级培训1800人次。改造120家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新建650家市级示范睦邻点。完成农村地区1200多个标准化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提升工程。推动农村体育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培训农村体育指导员6000人次。

四是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探索集体经济从以物业为主的单一经营向多元化发展转变的新路径,促进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实现年度收益分配25.6亿元,惠及成员273.2万元。积极推进奉贤、松江两个国家级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五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宝山、崇明两区创建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区,建设乡村治理积分制示范基地,完善村级议事协商制度,获评8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对村务、财务实行信息化公开。崇明区横沙乡、浦东新区大团镇赵桥村等1乡9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二、重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一)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审批效率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是推进简政放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凡是取消的事项,我委一并同步取消,不再实施;凡是下放的事项,我委积极与相关司局做好对接,编制办事指南,确保承接到位。二是修订办事指南。进一步巩固“双减半”成果和“两个免予提交”工作要求,办事指南申请材料目录中能够删除的直接删除,需要调整的及时调整,能够通过电子证照调取或者网络校核、数据共享的,在材料备注栏中注明不再需要相对人提供。三是推进“一网通办”流程再造。通过深化“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经营利用一件事”改革、推进2项“好办”、12项“快办”服务等一系列审批事项业务流程改革,进一步优化我委营商环境。四是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印发了《关于做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的通知》(沪农委﹝2021﹞245号),明确了改革的主要工作要求,对本市实行告知承诺事项逐一制定操作规程及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五是提高服务质量。对我委行政服务中心视觉识别系统进行改造,进一步打响上海“一网通办”品牌。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三对应精准评价,同时提供线上线下“统一预约”服务。

(二)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动项目高标准高质量落地落实

按照中央《“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和市委的有关要求,我委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各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重点发展项目,积极推动各项项目高标准高质量落地落实。市级层面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和重点发展项目中,涉及我委的项目共有8项。这8项中,由我委负责牵头一项重点民生项目——“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同时,形成“2021年度村庄改造”、“金融科技在农业信贷风控体系上的创新与应用”等12项委办局层面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重点发展项目,针对这些项目,我委实施拉单列表,加强动态管理,有力的推动项目落地落实。

(三)落实多项举措,切实做好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工作

一是会同制定《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实施方案》,将“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列入市委民心工程。二是今年6、9月两次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向全体村民发出“清垃圾、清搭建、清杂物、清堆物、清张贴”倡议,做好宅前屋后、田间地头、河岸水系、道路沿线、林下区域环境清洁,以整洁村容迎接建党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三是选派驻村指导员,支持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会同市委组织部做好第二批驻村指导员选派工作,加强驻村指导员培训,通过驻村指导员的工作,服务和助推所在村发展。四是继续聚焦生活困难农户,指导部分涉农区调高了生活困难农户认定标准。将更多的边缘困难农户纳入帮扶范围,积极探索“适老性改造”、“危房改造”补贴等多种帮扶形式,提高困难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五是推进蔬菜生产“机器换人”,减轻菜农劳动强度,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广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营造安全氛围。六是组织渔业科技人员深入水产养殖第一线,免费帮助渔民群众检测养殖用水和池塘底泥,确保水产品生长环境安全,既解决渔民的后顾之忧,又确保市民食用水产品的安全。七是推进放心种子下乡进村,开展上海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宣传暨秋冬季放心农资(种子)下乡进村活动,宣讲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提升基层群众守法维权意识。八是进一步完善蔬菜补贴、生猪养殖保险等政策,为生产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确保地产畜禽、蔬菜等基本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四)注重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安全,努力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

一是组织开展地产优质农产品品鉴评优活动,发挥优质农产品品质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共举办了番茄、西瓜等7场品鉴活动,参评企业共计221家,让更多市民深入了解上海安全优质的地产品牌农产品。二是联合举办优质果品进公园和优质农产品进社区活动,全市15个公园和31家合作社参与进公园活动,公园定点销售果品230吨,销售额达410万元,并带动各参展合作社实现线上销售及自由采摘活动等销售额达720万元。在农产品进社区活动中,有40多家沪郊优秀农企的300余种特色农产品参与,两天的活动吸引1.6万人次市民参与。三是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评选、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推介、星级示范园区创建、海派农家菜擂台赛、农事节庆活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信息和发布等工作,加大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我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水平,增加市民的知晓度和吸引力。

三、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一)加强组织领导,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

委党组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部署,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安排,排定各阶段方案、任务清单、学习计划和工作重点,将党史学习教育同庆祝建党100周年纪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同全面推进落实巡视整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落实完成市农业农村委主责主业紧密结合起来,落实落地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学习教育活动始终平稳有序进行。召开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全面动员部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党组书记、主任张国坤同志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同时,委党组书记张国坤带头上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其他委领导、各级党组织书记全部在所在支部或分管部门上党课,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反响。委领导班子多次举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等专题学习研讨会,在系统内形成带头学习、带头研讨的良好氛围。

(二)不断推进落实,督促系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一是组织“学党史、悟初心”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邀请专家学者作党史专题辅导报告。二是组织开展系统党史知识竞赛,以答促学、以赛促学,提升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系统1456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了线上党史竞赛,组织系统单位开展线下党史知识竞赛。三是组织文艺汇演,褒扬先进典型,以文艺汇演的方式庆祝建党100周年,回眸我们上海农业农村工作的风雨历程,聚焦我们在“三园”工程建设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讴歌上海“三农”人在这不凡的历程中的辛勤耕耘。四是开展系统“两优一先”的评选工作,通过培树先进典型,宣传先进事迹,感染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难,开拓创新,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五是开展老干部党史宣讲系列活动,充分发挥老干部“传帮带”优势,领读领学,传递红色基因。组织退休老同志和青年干部,共同开展“初心之旅”沉浸式党课,搭乘浦东“四史”学习教育巴士,重走浦东开发开放之路。邀请老党员作专题党课。六是持续开展“学党史、悟思想”青年理论学习活动,组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专题读书班活动,引导青年听党话、跟党走。七是制作“我心向党”专题系列视频,系统老中青三代党员代表,以嘉宾演讲的形式讲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三农”政策,了解我们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让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学出上海味、学出“三农”味。八是组织举办“建党百年创伟业 乡村振兴谱新篇”—上海市农业农村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图片和书画作品展。九是系统各级党组织认真开好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自我批评和批评,真正做到逐项承诺,整改提高。

(三)层层压实责任,全面落实党史学习教育要求

党史学习教育开始以来,委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先后多次召开工作部署会、巡回指导协调会,先后制定下发了12份工作提示,内容涵盖了各阶段各项重点工作,真正做到了学习教育内容全覆盖、系统各级党组织全覆盖。系统各级党组织分别制定了各阶段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学习教育各项要求全部逐级传达到党小组、党员干部个人。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针对机关党支部、单位党组织、基层党支部、离退休人员党组织的不同情况,注重分类指导、精准指导、个性化指导,通过找党员干部“谈体会”,抓好思想态度的指导,通过到基层党支部“查台账”,抓好规定动作的指导,通过到被指导单位“巡听旁听”,努力挖掘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好的事迹。

四、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一是层层落实责任。认真落实“四责协同”机制,积极推进“三不一体化”建设,制定实施了“一岗双责”整改工作方案和班子成员“问题、责任、项目”三张清单,全面加强分管领域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委党组监督指导系统各级党组织班子,特别是各直属单位“一把手”自觉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压紧压实直属单位党组织的“两个责任”。年内各级党组织班子都同下级党组织签订了承诺书,切实把管党治党责任层层落实。各处室、单位积极排查风险点,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项目共40个。

    二是严格制度规定。组织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委领导班子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制定完善了“三重一大”规定,民主决策、集体决策更加科学规范,各级班子的团结意识和奉献精神进一步加强。系统各级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开得既有“辣”位,又有真情味,全体党员都认真开展自我批评和批评,并对查摆出来的问题作出整改承诺。

    三是加强警示教育。学习贯彻全市纠“四风”树新风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学习市委李强书记批示和市纪委刘学新书记通报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文件、会议明显减少。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和专题会议,传达落实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通报精神,邀请廉洁宣讲团开展主题宣讲,起到了教育警示作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氛围已经形成。

五、加强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才工作

(一)抓选人用人,优化领导班子配备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围绕本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研究制定委《干部队伍建设规划(2021-2025年)》,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思维,明确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提出7项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出台系统《干部交流任职与挂职锻炼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大干部多向交流任职和挂职锻炼力度,激发干部队伍整体活力。二是严把政治标准。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干部政治素质的相关要求,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干部政治考察的实施办法》,将政治标准作为干部考察的第一标准,强化选人用人政治把关。综合运用自查自评、谈话调研、正反向测评、社区调查等方式,听言观行、察表析里,并将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结果运用在干部选拔任用、日常管理和培养锻炼中。三是优化队伍结构。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坚持老中青相结合梯次配备,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根据不同类型领导班子职责任务,选配具有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干部,使领导班子形成搭配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结构。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全年提任职务职级49人,其中提任副局级1人,处级25人,科级23人。提任的12名处级实职中,有5人为80后干部,5人为75或准75后干部,有效优化我委部分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年龄结构。

(二)抓能力培养,提高干部队伍战斗力

一是加强思想淬炼。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干部教育培训最突出的位置,举办系统年轻干部党性修养和能力提升培训班,建立观察员机制,丰富课程设置,精心“选苗”,精细“滴灌”。二是加强专业训练。对照委《2018-2022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意见》分级分类构建培训体系,助力“培训”向“培育”高质量转变。盯紧关键少数,用好高层次培训平台,全年选派35人次参与中央党校、浦干院、市委党校等各类脱产培训。抓牢基层干部,配合实施中组部、市委组织部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发挥“互联网+培训”优势,组织1977人次参与部、市两级在线学习,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三是加强实践锻炼。有序推动系统年轻干部上下交流、内外交流,多岗位锻炼,促进干部成长成才。2021年交流、转任、调任11人,其中1名80后处长跨省交流提任副局职,1名市“五个一批”干部和1名原驻村指导员交流到地区任乡镇副职,1名地区街道副职交流任机关副处长。继续选派4名干部到青海、西藏、云南及上海远郊金山等情况复杂、任务繁重的艰苦一线参加援建工作,磨砺思想意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抓严管厚爱,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一是加强正向激励。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激励奖惩作用,压实工作责任,用好考核结果。印发《平时考核办法(试行》》,将平时考核“好”等次名额比例向完成重点工作多、工作任务量大的处室(单位)适当倾斜,使集体工作与个人考核结果形成有效挂钩。加强考核结果运用,第一时间反馈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得分排名情况,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此外,在充分征求分管委领导、处室负责人意见的基础上,对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7名科级干部,缩短职级晋升时间,让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得实惠。二是真情关心关爱。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激励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不搞一刀切,正确把握出现失误的动机、性质和影响,分类研判解决。在事关干部成长进步的问题上,充分理解和激励干部,尊重干部民主权利,全力保障政治待遇落实。在休假、体检、医疗等事关干部切身利益的生活问题上,加强关心关爱,落实应有待遇。下发日常谈心谈话工作提示,由委领导带头落实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最大程度地激发和保护干部的工作热情,培育营造凝心聚力、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坚持从严治吏,强化政治监督、履职监督、选人用人监督和日常管理监督。根据巡视工作要求,配合做好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及整改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规范委管干部兼职审批和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开展个人事项报告专项治理、社团企业违规兼职专项清理、完善因私出国境审批管理等工作,并认真做好干部信访问题的查核和处理,落实党组与驻委纪检监察组共同建立协同履责工作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抓农业引智,助推农业农村人才成长

一是加强调研分析。委托专业机构开展本市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探讨分析对策举措,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上海乡村振兴,切实促进上海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赴各区进行调研,对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发展重点扶持企业、农业招商引资企业等进行排摸,结合专家意见确定农业行业重点机构105家。通过召开座谈会、政策宣讲等,打通人才政策落地“最后100米”,提升人才政策的显示度和知晓度。二是提升人才素养。做好专家服务基层项目和基地相关工作,新设立1个专家服务基层项目,全年共开展专家服务基层500余人次。根据各农业产业条线培训需求,设计开发城市公共卫生、粮油作物绿色防控等3个课程,更新绿色畜禽产品认证、水产绿色养殖等2个课程。制定2021年度农业专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计划,全年实施5个高级研修项目、8个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项目、4个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项目,共计培训1400多人次。积极对2020年度评出的10名上海市农业领军人才开展实施培养工作。联合市人社局和市总工会,组织开展本市农业行业技能竞赛,包含农机驾驶员、农作物植保员、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家畜繁殖员等相关职业技能项目。组织开展本市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暨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海选拨赛,共计表彰61名参赛人员。三是健全职称体系。探索建立符合农业农村专技人员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形成本市正高级农艺师(正高级畜牧师、正高级兽医师)评审办法和评审要求,充分激发农业农村专技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科学设置职称评审专业,试点在传统种植、养殖专业基础上,增设“农业管理”专业,涵盖农业技术产品的推广与服务、农业生产经营与品牌管理等领域,使评审专业的覆盖面更广,更符合当前农业农村专技人员的实际。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