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作协

来源:市作协    发布时间:2021-11-30

【单位介绍】上海市作家协会成立于1949年,是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上海作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上海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上海市作家协会的宗旨是团结和促进上海作家进行创造性劳动,繁荣和发展文学事业,努力发现扶植文学新人,鼓励作家深入生活,努力创作,开展国际文学交流,维护和保障会员的一切合法权利。

上海市作家协会的行政层级为会员大会、理事会、主席团,会员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在会员大会闭幕期间,由会员大会选出的理事会代行大会职权。理事会闭幕期间,由理事会选出的主席团为常设领导机构。现任主席为著名作家王安忆,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协会下设“发展会员审批委员会”、“专业作家、签约作家资格评审委员会”等专项委员会。分设小说、散文、诗歌、理论、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外国文学和古典文学等八个专业委员会。目前会员1836名,分布在全市各行各业。

协会机关内设办公室、组织人事室、创作联络室、对外联络室、理论研究室。主管、主办的文学刊物有《收获》、《上海文学》、《萌芽》、《上海文化》、《上海诗人》、《思南文学选刊》和内刊《上海作家》。文学网站有上海作家网(http://www.shzuojia.com/),是上海作协对外宣传、信息传播、服务会员的官方网站;华语文学网(http://myhuayu.com),是上海作协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华语文学界的大型数字出版与阅读服务平台。作协主管的文学社团有巴金文学研究会、上海诗词协会、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中日儿童文学美术交流协会等。

【工作评价】2021年,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上海市作家协会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围绕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重点推动红色文化及现实主义题材文学创作,在文学公共服务、文学交流等多方面推动创新发展,使作协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精心做好各类文学工作

(一)举办庆祝建党百年座谈会。“七一”前夕,我们举行“上海文学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邀请老中青三代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代表,共同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回眸中国现代文学在党的领导和感召下发展过程,引导广大作家坚定跟党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创作记录时代的文学精品。

(二)推进“红色起点”等重点主题创作。经过数年接续创作,迎接建党百年的纪实文学创作工程“红色起点”至2020年推出六部作品,计90万字。在此基础上,我们新策划了十多个选题,涵盖党成立初期在上海奋斗的多个领域,在2021年大力推进创作,推出《伟大纪念日》《钟英——中共中央在上海》《不可忘却的纪念——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三部作品,另有多部作品完成书稿并报送有关部门审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总计完成约150万字的创作量。此外,“红色足迹”项目完成第三辑《黎明前的胜利曙光》的出版,继续由专业作家领衔,动员签约作家、网络作家,描述了60多个上海革命遗址的故事。我们还指导区级作协开展红色题材创作,并安排市级会员积极参与,推出《沪西星火》纪实文学集。上海诗人也根据统一策划和组织,完成再现党在上海百年奋斗历史的长诗集的创作,并推出专题朗诵会,成为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文学活动。

(三)启动龙华革命烈士系列文学创作。策划实施龙华革命烈士系列文学创作项目,以百余位龙华革命烈士的事迹为中心,创作长篇小说、中短篇纪实文学集。其中,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将于近期完成创作。在项目的推进中,将探索与龙华烈士陵园保持机制性联系,不断跟踪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用好多种文学样式和表现手段,讲好红色故事。

(四)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鲁迅是中国共产党的同路人,今年9月恰逢鲁迅诞辰140周年,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作协组织召开大型纪念座谈会,邀请上海文化、社科、新闻出版等界别的80位代表与会,从不同角度交流探讨在新时代学习鲁迅、继承和弘扬鲁迅精神的认识与体会,市委宣传部领导到会讲话。

(五)开设“思南·初心书房”。安排作家参与多场庆祝建党百年的社会活动。4月23日,“思南·初心书房”在渔阳里正式启动。围绕主题图书、主题展示、主题访谈、主题党日,多样式地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其中,参与“红色起点”纪实文学创作的首批六位作家先后担任轮值“店长”,与广大读者共话初心故事。

(六)深入基层单位开展各类红色文学活动。今年“七一”前后,我们到街道、社区和学校等,组织了十多场红色主题的讲座、朗诵会,满足群众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的需求,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包括安排作家、诗人组织或参与“松江朗诵艺术节”、虹口消防“百年百人百事”展示、上海玫瑰心声朗诵、《星火沪西》红色主题创作推介等,共同营造和烘托庆祝建党百年、共话新的征程的氛围。

(七)充分发挥文学窗口的宣介推广作用。继续发挥巴金故居和作家书店在组织、策划红色文学阅读方面的作用。巴金故居在举办巴金展览时,也突出了巴金与鲁迅、与中共人士交往的内容。作家书店推出红色文学专柜、红色文学经典图书重点展陈等;组织“红色起点”创作团队结合创作内容和创作经历,为社会各界讲授红色党课;举办以红色文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学生文学夏令营;推动红色题材文学创作成果入校园、社区,进行艺术转化,多个红色故事经学校师生和群艺爱好者之手,改编成主题演讲、小话剧、微舞台剧和微电影,有的已演出多场或在网络平台播出。

(八)完成“红旗颂——献礼建党百年·百家网站·百部精品”征集。在市委宣传部、中国作协的指导下,由市作协、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共同举办“红旗颂——献礼建党百年·百家网站·百部精品”征文评选,6月在临港举行颁奖礼,同期举办“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网络文学研讨会”,推介了一批主旋律的网络文学精品。

二、抓好人才培养和重点项目,推动创作持续繁荣

(一)组织申报各类重点文学项目。2021年,我们加大重点作品申报各类重点项目的力度,先后有小白《上海传》入选中国作协年度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孙甘露《千里江山图》和走走《他们潜伏在黎明之前——上海旧警察中的地下党》入选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二)坚持实施年度签约作家制度。在资源偏紧的情况下,着眼长远,坚持实施以培养年轻创作人才为主的签约作家制度。经评审确定11人为2021年度(总第十九期)签约作家,为市作协专业作家队伍储备后续力量,也将重要的青年文学力量团结在作协周围。

(三)部署推进新时代都市现实题材创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反映上海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成就,我们策划部署组织新时代都市现实题材创作,邀约上海知名作家集中创作一批长篇小说、长篇纪实为主的文学作品。

(四)组织“大国工匠”报告文学创作。在市委宣传部的牵线下,市作协临港新片区创作基地4月建立,成为有效开展“深扎”行动的新举措。随后,我们组织25位作家深入临港,与25位“大国工匠”代表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交流,创作出一批报告文学作品,反映新片区建立两年来的发展成就。

(五)团结引领新兴文学群体。出版网络文学评论电子刊《网文新观察》2期,举办陕西北路网络文学论坛7期、网络直播平均访问量达80万。参与“七猫”中文网举办的第一期现实主义题材征文活动。与华东医院达成合作,定期为网络作家提供体检及健康讲座活动,为网络作家办实事。

三、优化文学服务工作,精准输送优质文学项目

(一)深入打造“文学会客厅”思南读书会。思南读书会已逐渐成为上海文化品牌,今年举办30期,嘉宾对话精选集《在思南阅读世界》第5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多方联手打造“非凡书声——侧耳·思南快闪咖啡馆”,朗诵团队“侧耳”的成员化身咖啡馆主理人,与作家、诗人、学者一起,现场朗读中外文学作品。

(二)举行第十届新疆作家创意写作培训班。20名新疆中青年文学创作骨干完成创意写作课程学习任务,并与上海的著名作家进行交流,参加文学采风活动,为期一个月。

(三)推进新一轮文学作品多样式转化项目。6月,我们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展陈会场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上海文学影视创投峰会版权推荐活动,共有文学作品13部,涵盖革命历史、都市行业、科幻世界等多个板块,争取向影视项目转化。开展“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影视孵化圆桌沙龙对谈”,邀请作家、制作人、导演参加活动。

(四)大力推进“文学进社区、进校园”阅读推广活动。全年完成约15场活动,与五个街道和上海戏剧学院及多所中学合作,邀请多位著名作家前往讲授文学知识、进行阅读辅导,期间更结合今年特点,传播红色文化的内容。

(五)创新文学传播形式和渠道,营造书香上海氛围。为适应数字化传播的趋势,市作协所属平台改变平面化荐书方式,组织录制王安忆、孙颙、孙甘露、秦文君等著名作家作品的音频推荐素材,逐渐形成一个荐书音频素材库,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的衍生开发。4月,与腾讯合作举办首届文学脱口秀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位选手经过前期海选,在作家书店参加线下的总决赛,引起广泛关注。

(六)做好内刊及各类书稿的出版编纂工作。按期完成《上海市地方志·文学艺术分志·文学卷》的编纂、验收工作。编辑完成第十辑《上海老作家文丛》。全年出版《上海作家》6期,推出“建党百年系列研讨之‘红色起点’系列作品研讨会”与“上海文学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 两个特辑。完成2021年度《海上文坛》编纂工作,《流动与沉浮》等专辑收录关于上海作家作品的相关评论文章,展现上海文学写作与评论的风貌。出版6期《上海诗人》,其中首期特设“诗坛点击”栏目,集合19位长三角青年实力诗人。“上海作家”官方微博不定期发布上海作协动态,截止10月底共推送图文消息165条。

四、高质量建好文学矩阵,持续提升知名度

《收获》持续做好重要作家、重要作品的吸引和刊发工作,保持在全国大型文学刊物中头部地位。今年《收获》本刊发表的重要长篇作品有反映“芯片战”的《月光密码》、涉及抗疫题材的《十四天》,以及题材独特的《燕食记》《囚徒》《潮汐图》《秘要》等。“长篇专号”收录了讲述新四军老战士奋斗历史的《纪念碑》,以及《江南役》《长安的荔枝》《鹊桥仙》《金色河流》《米拉蒂》等多位名家的重磅作品,体现出当代老中青创作队伍的高水准。

《上海文学》除办好杂志外,今年主办或参与多项活动,扩大自身影响。举办第十二届《上海文学》奖,27名获奖者中既有成名作家也有文坛新秀,莫言《一斗阁笔记》获特别奖。连续7年推出“新人场特辑,刊登一批“80后”“90后”年轻作者的小说和诗歌作品,其中汤成难《月光宝盒》获2021首届梁晓声青年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萌芽》注重提高刊物编校质量。在中宣部出版局组织的抽查中名列全国第三,新概念作文大赛列入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萌芽利用线上线下各种途径,办好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暨小说工作坊等重点品牌活动。

《思南文学选刊》继续加强特约编辑制度,邀请著名作家、批评家、翻译家加盟刊物,扩大杂志的关注面,赢得读者和业内专家的普遍好评。

巴金故居积极开展线上和馆外行动,策划举办或合作组织活动30余场。“薪传”——鲁迅与巴金图片展和以“鲁迅和他的朋友们”为主体的系列讲座,产生较大社会反响。

五、开拓创新,积极推进国际和地区文学交流事业

(一)继续推动国际文学交流。邀请来自英国、西班牙、瑞士等国作家创作抗疫题材作品10篇,编入《风雨中同行》电子书发表。与上海日报联合主办“阅读咖啡”活动,邀请16位曾经驻市的作家和16位上海作家共同参与咖啡和上海咖啡馆相关的写作。还与巴西、葡萄牙驻沪总领馆合作主办两场线上文学对话活动,主题分别为“地图与疆域:想象的共同体”和“多元的书写,共同的兴趣”,吸引了国内外文学爱好者参加。

(二)保持与台湾地区文学互动热度。承办中国作协组团的“两岸青年文学之旅”上海站活动,带领学员参观中共一大会址、鲁迅纪念馆等,增进两岸青年互信。12月初,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暨小说工作坊将以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由一线作家、评论家在上海和台北各自驻营、主持授课,邀请中生代作家、评论家举行云上对谈,持续推动两岸文学界的互动和交流。

(三)推动文学译介工作。与罗马尼亚出版方合作,继续互相出版对方的文学作品。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