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1-11-30

2021年,上海市科协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中国科协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在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大局,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动员组织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创新服务、人才举荐、决策咨询、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积极评价,科协的组织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情况

一是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切实发挥科协组织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健全完善服务科技工作者长效机制,团结引导全市科技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先行者。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展上海地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活动,上海女科技工作者毛献群入选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十佳。在地铁、楼宇、园区等播放最美科技工作者短视频,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报国热情,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加强科技社团党建工作,健全完善科技社团党的工作小组、办事机构党支部、党建工作联络员“三位一体”党建体系,党组织在学会发展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有效发挥了政治引领作用。

二是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联合举办主题为“开放科学: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的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出席开幕式。来自23个国家的131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获得者、数十位中国两院院士、132位各国顶尖青年科学家、各界嘉宾代表和百位“小科学家”代表出席论坛活动,产生广泛深远影响。与市经信委联合举办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展“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促进人工智能领域青年人才成长,鼓励创新性研究。联合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科协和上海市松江区,举办主题为“凝聚科技力量,强化国家战略——助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的第十八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依托市科协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专委会,策划举办“上海科坛”系列活动,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碳达峰碳中和”“全健康”等主题,邀请一大批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交流研讨,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和上海重点产业发展。

三是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围绕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形成《“十四五”上海集成电路发展重点》《中国生物医药创新趋势展望及对策建议》等一批建议建言,获得中国科协领导、上海市领导批示肯定。协助市人大开展“强化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专题调研,邀请本市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座谈交流,形成资政建议。配合市政协完成《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重点课题调研,服务党和政府决策的动员机制日趋完善。编制《上海市科协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化“54321”工作体系,推动新时代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深化科技创新服务工作。根据中国科协要求部署,积极推进“科创中国”上海建设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上海市科协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抓好试点布局,聚焦区域产业特色和发展重点,因地制宜实施“科创中国”培育计划,突出“一区一特”“一区一新”,各区积极响应。杨浦、长宁入选“科创中国”全国试点城市,成功打造了以技术交易为核心的科技经济融合“样板间”。搭好服务平台,促成中国科协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高质量服务科技创新工作。深入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目前在全市建站484家、进站工作院士专家2753名,服务覆盖中小微企业4万余家。做好双创科技信息服务、科技评价、职称申报、继续教育培训等工作,为企业提供精准有效服务。

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情况

一是创新科普工作方式。认真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联合市委组织部实施《关于加强党建引领基层科协建设的意见》,以基层党建中心、社区活动中心为阵地,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和服务向基层下沉,因地制宜打造了家门口科学社、科学咖啡馆、科普客堂间、科学农家会等具有特色的社区书院,通过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科普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精心组织“全国科普日”活动,市区两级举办科普活动3000余项,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积极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举办科学与艺术对话活动,围绕“仰望星空”“心中的江南”“永远是少年”“天地人”等,邀请科学家、艺术家表等对话交流,演绎科学与艺术融合之美,深受市民群众喜爱。举办第36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联合复旦、交大等高校举办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英才计划”等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培养科技创新生力军。据调查,“十三五”末,上海公民科学素质比例为24.3%,位列全国第一。

二是丰富拓展科技人才服务工作。做好科技人才举荐表彰,逐步构建起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推选、上海科技精英、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评选、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等杰出科技工作者举荐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了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发现、扶持和举荐机制。在2021年上海11位增选院士中,共有6人曾获得科技精英表彰。科技精英、青年科技英才评选30年来,涌现出84名两院院士,成为上海科技人才标志奖项。发挥好科协院士推荐渠道作用,认真做好工程院院士推荐工作,向中国科协有效推荐了一批人选,助力上海人才高峰建设。完成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推荐工作中,市科协推荐的青年女科学家邓雨君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候选人进入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最终角逐。组织开展成立青年科技英才联谊会,推动高层次科技人才交流互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共和国力量》科学会堂草坪音乐会,科学家和艺术家联袂献演,其独有的“科学+艺术”特色,成为上海文化软实力的新品牌、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新名片。

三是积极打造“国际科技会客厅”。发挥好科协国际民间科技交流的重要渠道作用,放大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溢出效应”,加强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的联动,吸引国内外科学家来上海开展学术交流、成果发布、科技传播等活动。与联合利华、强生、德勤、佳能等世界500强企业开展合作,携手举办科学家talk show、科技成果发布、行业创新峰会、科技传播等一系列活动,凸显国际元素、科协特色,打造开放互联的“创新生态圈”。与浦东新区联合举办“2021年海外人才上海自贸区云+创业汇”,18个国家的611个项目报名参与,遴选60个优质项目实施对接,助力海外人才延揽和科技创新。

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情况

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成立市科协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认真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报告会、党组书记讲党课、红色参观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结合科协职能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指导和协调“社区书院”等基层科普阵地建设,推动更多优质的科普资源和服务向基层下沉,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精神家园。此外,策划组织一些特色活动,如市科协党组朗诵和录制了《风从东方来 领航向未来》音频,歌颂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开展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工作,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科创中心建设新征程;到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长三角青年科技人才到浙江嘉兴“重走红色路”;举办“科技社团心向党”主题宣讲会等,在科协系统掀起学习党史热潮。

四、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提高政治站位,配合市委第二巡视组完成对科协巡视任务,主动接受检查,诚恳接受监督,深入查找问题,认真抓好整改,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科协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纵深推进。不断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市科协党组与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压紧压实责任。对事业单位开展“四责协同”检查和巡察试点,围绕主题教育开展情况、“四责协同”执行情况、基层党建、班子建设及干部工作、绩效工资执行情况、执行财政规定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和短板抓好整改落实,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意识。加强对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党风廉政教育,严守党纪党规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加强建章立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完善出差审批、公务用车、合同管理等制度。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四风”反弹,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五、队伍建设的情况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要求,注重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走群众路线、倾听民意,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打造“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坚持正向激励,统筹用好职务与职级两条晋升通道,拓展机关干部的职业发展空间,进一步调动科协干部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形成干部梯队。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年轻干部压担子,通过选派年轻干部到重要岗位工作、参与重大项目等方式,帮助他们丰富阅历,拓宽视野,积累经验,提高党性修养、综合素质、办事能力和解决问题水平,夯实年轻干部成长基础,让年轻干部有机会有舞台。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