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委

来源: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0-12-03

市国资委2020年基层评议市级机关自我评价材料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上海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全面落实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上海国资国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大改革、新发展、强党建、优监管”的总体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推进发展,全面完成列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政府重点工作、市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工作的各项任务,国企党建取得实效,国企改革成效明显,国资监管效率稳步提高,国有经济持续向好,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安全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1-10月,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万亿元,利润总额2584亿元,降幅分别同比收窄0.61.1个百分点。到10月末,资产总额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1.9%1-10月,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增加值4319亿元,降幅同比收窄1.0个百分点,已交税费总额2220亿元,降幅同比收窄1.7个百分点。

一、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能力提升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创新、高效率改革、高质量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委中心组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精神等内容,通过集体学习研讨、联组学习、专家授课、文件导读、观看教育片等方式开展中心组专题学习25次,指导企业集团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并广泛开展基层宣讲。研究制订监管企业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示范文本,形成党组织研究讨论前置程序要求“1+3程文件体系,持续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出台进一步加强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开展创先争优实事竞赛,持续提升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党建质量。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推动12家企业集团党委完成换届,评选40个红旗党组织、100个党支部建设示范点、100个保障重大任务特色案例。与市司法局、虹口区、青浦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大学等单位开展联建共建,组织市国资委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党支部与16个区国资委党委开展结对共建,在北京、重庆、成都等20个城市深入推进沪外企业党建联建工作落实落地。组织开展2020年国资系统企业文化论坛、上海国企开放日、“育新机、开新局”和“红色文化进国企”等主题宣传活动。参加市政府新闻发布会4场次,各类媒体宣传报道4100余篇,点击量超4.3亿次。“上海国资”微信企业号和“上海国资发布”官方微博共发布推文3679条,总阅读量超过1500万次。“上海国资党建”微信平台发布信息163期、697篇,在上海基层党建网、上海基层党建微信平台引用得分位居各委办局第1名。41家企业集团与209家经济薄弱的结对对象签订城乡党组织结对帮扶协议,落实合作项目319项,帮扶物资资金近5000万元。推动系统文明单位创建,5家企业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19家企业参与复查。加强老干部工作“信息化、精准化、规范化”建设,举办“青春国企”立功竞赛等各级各类群团组织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参加“金果子”志愿服务500余人次。修订信访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1-10月信访总量、重复信访数量、集体访批次分别同比下降29.9%37.8%64%。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把学习贯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穿全年,组织市国资委党委“四史”专题学习交流10余场,推动系统企业开展“四史”宣讲等活动400余场次,号召全系统广大党员参与主题党日活动等2.5万人次。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开展“奋进新时代、党员先锋行”党建主题活动,推动岗位建功,引导广大党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联合市纪委监委召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修订市国资委系统各级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党委主体责任专题培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42项工作109条具体措施。成立巡视巡察反馈党建问题整改督导领导小组,排查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廉政风险点162个,40家企业集团完成整改问题975项,新建制度522项,修订完善制度500项。制发建立健全专项巡察制度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委管企业巡察;出台建立健全巡察制度的指导意见,推动企业集团党委加强对本企业巡察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成立国资系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国资系统人才工作会议,制定加强本市市管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市国资委系统“十四五”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规划,编制系统紧缺人才目录和特色案例汇编。制定“国资骐骥”人才计划,设立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评审项目和高潜人才储备、拔尖人才成长、精英人才领军等三个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项目,探索海外人才“飞地”建设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遴选市国资委首批教育培训基地、现场教学基地和人才实训基地40家,发布“国资云学堂”学习平台。开展第四轮“万名书记进党校”培训,完成首次“百名企业家进党校”培训。全年完成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招录38人,提拔任用和职级晋升干部39人次,机关与企业干部双向交流38人。

二、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加快

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发展引领提质增效。加强疫情对企业集团经济运行影响情况的分析研判,鼓励企业抢抓市场机遇,努力扩大市场份额。上海建工、上海医药入围2020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自2013年以来本市地方国企入榜第一次实现新增,达到6家,为全国地方国资系统第一。上港集团、申通地铁集团、锦江国际集团、绿地集团、机场集团等5家企业位列全球行业前三。光明食品集团等19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精准防控全力抗疫。出台鼓励支持监管企业主动担当作为的政策措施,系统企业累计生产、储运、批发、配送、销售各类防疫物资4亿余只/件,捐款捐物超过4亿元,供应各类农副产品100多万吨,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屋租金65亿元,惠及企业7.7万户。金融企业累计投放央行专项再贷款等各类款项共530亿元。坚守陆海空城市大门,保障航班38.73万架次,服务旅客4316.27万人次,筑牢外防输入底线。牵头建立上海市企业海外(境外)项目疫情防控统一协调服务平台,企业集团海外疫情防控工作平稳可控。市国资委系统6000余个党组织、8万余名党员主动担当作为,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2名个人、4个集体获得国家级表彰,33名个人、16个集体获得市级表彰。聚焦创新推动发展。召开“做强主业、做优业态”上海国资国企创新发展大会,举办“数字化转型”“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融合”创新发展沙龙,出台创新驱动发展指导意见,与任期考核同步,企业主要领导落实创新使命责任。发布市国资委系统企业知识产权白皮书。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全年系统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注重创新质量和成果转化,73个项目荣获国家和本市科学技术奖,上汽集团获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奖,华谊集团“新型显示用含氟高分子材料”获工博会大奖。上海医药与上海交大医学院、四川华西、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合作建设新型产学研医创新转化平台。有进有退,积极稳妥处置市属“僵尸企业”118户。面向未来布局“十四五”。对标世界一流,重视发挥全社会力量,开门编制国资国企十四五规划,完成“11个上海国资国企“十四五”发展规划)+3(三大重点产业规划)+1919个专项研究)+4242个企业集团规划)”的规划框架,初步确立“十四五”时期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目标(服从服务融入国家战略、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新优势)、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提供高效率服务)和主线(做强主业、做实创新、做活机制、做优监管、做响品牌)。

三、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

聚焦国家战略和本市重大任务,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价值创造最大化。服务“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出台本市国资国企服务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行动方案,完成临港集团和工投集团重组整合,对接中国诚通推动中国国企混改基金落户临港。中微公司、晶晨股份、沪硅产业、泰坦科技、心脉医疗、奕瑞科技等6家企业实现科创板上市,电气风电分拆科创板上市获上交所上市委审议通过,和辉光电等10余家企业积极开展上市准备,一批企业进入上市备选库。组建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出台本市国资国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举办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0年度论坛,召开第二届长三角国资国企联席会议,组建百企合作联盟,推动建立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稳妥有序做好第三届进博会上海交易团国资分团工作,完成采购金额28.8亿元。汇编《中流奋楫——上海国资国企落实重大战略巡礼》,展示上海国资国企在服务国家战略和落实重大任务中的首位度和贡献度。布局三大产业和加快品牌建设。出台上海国资国企推进三大重点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参与国家、上海集成电路投资基金二期、中国国企混改基金等市级重大投资项目累计投资超过265亿元。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二期、“海港通”平台建设等一批重点领域攻关项目取得突破。召开老字号品牌振兴推进工作会,持续提升国资国企品牌影响力,上汽集团、上海电气等7个企业品牌入围2020年亚洲品牌500强。全力落实重大工程和保障民生。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出台本市国资国企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行动方案,41家企业集团全力推进8个专项75项重点工作共200余个项目,其中120余项市重大工程项目完成投资近800亿元。全力配合市重大工程动迁腾地123万平方米,拆除建筑13万平方米,保障本市重点生态廊道建设、“一江一河”贯通和5G网络覆盖等重点工作取得进展。统筹推进对口帮扶和脱贫攻坚。以光明食品集团为主体,发挥国资国企主渠道作用,打造全市消费扶贫一张网、一盘棋和一个评价标尺。市属国企结对帮扶云贵地区112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目标,援藏援疆相关产业发展、智力支持等项目落地见效。30余家市属企业向奉贤、金山、崇明等重点区经济相对薄弱村捐赠1.5亿元。全力保障应届大学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本市地方国有企业签约高校毕业生2万人,截至10月底签约率92%。做好退役军人社保接续工作,完成8000余万元社保资金补交事宜。

四、国资带动国企改革纵深推进

制定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资布局结构优化调整”等五部分22方面举措。落实中央专项改革任务。深入推进区域性综改试验年度78项任务落实落地,加强改革政策系统集成、效应辐射扩大。9家“双百企业”共落实119项先行先试改革任务,东方创业、海立股份、老凤祥等3家企业经验在全国推广。和辉光电、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完成并实施“科改示范行动”方案。落实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近万家企业移交退休人员人事档案。两类公司改革取得突破进展。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筹建上海国投公司,进一步明确上海国际集团、上海国盛集团的功能定位,构建“金融投资+实体投资+资本运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格局,上海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本管理架构基本确立。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中国太保实现伦敦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A+H+G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推进金融服务类企业整体上市全覆盖,上海农商银行IPO通过发审委审核。东方创业等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融资或注入资产307.83亿元。截至10月末,87家地方国有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2.58万亿元,国有股市值1.09万亿元。引入港华燃气,完成上海燃气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本市能源供应保障领域市场化改革。扩大员工持股试点范围,东方证券等10余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上海联交所发挥要素市场作用,260余家国有企业在沪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融资规模超过770亿元。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完善。形成进一步深化市管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方案,上海农商银行、华谊集团、科创投集团、上海建科集团等4家企业集团实施改革。完成华虹计通、国泰君安等6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或现金激励。制发进一步完善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工资管理工作操作指引,在重点企业试点推进更具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的工资总额管理。深化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出台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实施方案,制定市国资委对监管企业授权放权清单,对监管企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控股整体上市公司、治理规范的国有独资或全资公司实施分类授权放权42项。完善法人治理,华谊集团、中国太保等4家企业集团完成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任期换届。出台监事会主席履职考核管理办法等文件,修订市管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主席管理若干意见、外派监事管理办法,以及外部董事、监事会主席、专职监事履职目录,进一步明晰董监事职责。截至10月,新选聘21名外部董事、外派监事,任免企业领导人员213人次。推进专业化重组整合。稳妥实施同盛集团深化改革,推动本市港航资源和港口资源协同发展。推进交运集团市场化改革,培育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物业物流公司。完成上海报业集团、东方网联合重组,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上海国盛集团、上海电气出资中航机载公司、久事集团参股东航集团。海立集团收购马瑞利空调压缩机资产业务。成立新集体经济合作联社,启动市联社、工业联社、郊县联社改革重组。协同推进关键领域改革。按照中央和市政府部署,会同市财政局、市人社局推进本市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分批稳妥推进16家企业集团部分股权划转工作。会同市教委稳步推进复旦大学等高校36户一级企业整建制划转系统企业。会同市证监局、上证所,建立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加快发展长效常态化工作机制。会同市交通委研究制定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协同工作机制,提高本市轨道交通运营质量效率。与虹口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企合作,助力北外滩区域更新和城市建设。

五、国资监管体制机制健全完善

深入落实向管资本为主转变监管职能的要求,优化方式手段,切实提高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完善监管制度。修订监管企业主业目录,出台监管企业主业管理办法。形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水平分析规则。修订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出台监管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操作指引。出台监管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范发展、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投资管理金融企业的指导意见。完成市国资委监管文件制定工作三年计划,出台市国资委服务事项清单、事中事后监管事项清单、管好资本服务企业履职清单以及国有独资公司、控股公司、基金公司章程指引。与市司法局签订共同推进市属国企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形成沟通会商、重大政策落地、服务企业、项目合作四项机制。出台规范市管企业领导人员因公出国(境)审核和加强市管企业备案职务管理意见。加强监督管理。完成华虹集团等7家企业集团经济责任审计。对融资性贸易、担保、表外融资、应收帐款保理、风险业务投资等高风险业务开展专项风险排查和处置工作。推动企业细化违规责任追究和容错纠错制度,完成247个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完成17个重大资产项目评估备案,增值率达112.28%。继续推进国资监管和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工作,加强社会监管。推进国资国企在线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初步完成“三重一大”决策运行、责任追究等应用模块。构建“全覆盖”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扎实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系统企业经营性资产(不动产)租赁调研,形成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管理的思路和举措。形成监管“一盘棋”。浦东新区国资委持续推进区属企业横向整合、精简压缩主业,主业集中度提升至98%以上。黄浦区国资委推进老凤祥引入央企(国改双百发展基金)解决历史个人股权固化问题。徐汇区国资委推动西岸集团打造智慧谷,成为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特色园区。青浦区国资委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金融产业园经济发展公司,打造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奉贤区国资委以“东方美谷+未来空间”为导向,主动参与世界级汽车制造、美丽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普陀区、宝山区、嘉定区等国资委,加大重点领域、重要项目科技创新力度,优化国资布局。静安区、杨浦区、松江区、崇明区等国资委优化企业分类管理,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长宁区、虹口区、闵行区、金山区等国资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协调解决、精准处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国资委机关建设。聚焦创新发展、资本运营、审计监督、分配保障、城镇集体经济监督管理等重点,优化市国资委内部机构职能。深化直属事业单位改革,强化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国有资产信息中心高效服务企业职能,推动市国资系统企业线上线下服务大厅建设,规范政策咨询、审批管理、综合服务、党建工作等4大类18个事项服务流程,完成改革发展规划党建类的10余项课题研究,积极推进开放性研究平台及智库平台建设。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