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工区管委会

来源:上海化工区管委会    发布时间:2020-12-03

上海化工区管委会2020年基层评议市级机关自我评价材料

 

一、单位情况介绍  

上海化学工业区(以下简称“化工区”)成立于1996年,是我国第一个以开发区机制和模式建设的大型石化产业基地,是“十五”期间本市乃至全国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化工区经过24年开发建设,现已成为全国集聚国际知名跨国化工企业最多、循环经济水平最先进、产业能级最高端、安全环保管理最严格的化工园区之一,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工园区特殊贡献奖”,被评为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绿色园区、循环经济先进单位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化工区管委会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机构级别为局级,负责区内的有关行政事务归口管理,现有内设5个职能处(室)。行政编制38名。

二、2020年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化工区管委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在第三届进博会和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始终对标“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水平”的工作要求,持续加强和改进园区党的建设,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有力保障了园区的和谐稳定和经济运行,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重点任务和主要目标。2020年,化工区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国际形势变化及企业检修的重重困难,扎实开展“两防三保”专项行动,加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有效控制园区疫情,保持企业产品产量稳中有升,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胜利。1-10月,化工区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85.01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906.63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81亿元,同比增长35.4%;实现利润总额112.81亿元,上缴税金76.37亿元。

(一)反应迅速,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疫情发生以来,园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筑牢织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网络。

1.关键时刻体现使命担当。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后,管委会第一时间启动园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预案,并成立化工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迅速部署,解决防疫物资供应和企业复工复产。面对防疫物资需求量急剧攀升,积极协调赛科、科思创、3M、汉高、赢创等园区内医用物资原料上游生产企业调整计划、优先安排生产紧缺的医用原材料;面对企业复工复产困境,领导小组带队联系区内重点企业,建立专项工作服务群,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紧急为赛科、科思创、华谊新材料、罗姆等开具了正常生产证明,并为企业开辟提前复工“绿色通道”,满足区内企业的物料需求,确保下游企业尽快复工,加快重点防疫物资生产进度。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生产企业100%复产、在建工地100%复工,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2.筑牢筑密防控安全网络。园区坚持疫情防控工作与各项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组织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成立10个“两防三保”指导服务小组,动态了解、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出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通知、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措施、“企业复工复产八条严管措施”“园区口岸管控十条措施”“企业安全生产十二条措施”等55个文件,指导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及时破解企业生产运行瓶颈问题。对入园人员和车辆实行特殊管控,加强人员、车辆核查,摸排重点区域来访人员,切实保障园区防控网络。建立“口岸疫情防控”工作群,全面开展口岸、船舶和船员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境外船员护送,严守口岸安全。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有力举措下,园区取得“0”确诊、“0”疑似、“0”输入的阶段性成果。

3.落实落细常态防控措施。园区以智慧园区建设成果为抓手,运用智能化管理手段,助力园区疫情防控。建设化工区应急物资智能化管理系统,发挥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支援功能,凸显“化工范”。针对疫情常态化,靠前服务,强化措施,督促指导企业做好疫情输入扩散防范、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工作;落实惠企扶企政策,跟进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工作机制和流程,推动疫情防控与招商投资齐头并进;结合秋冬季园区运行特点,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深化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指导;强化舆论引导和宣传发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中国化工报等10多家主流媒体对园区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举行疫情防控阶段性表彰暨部署动员会,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展现新时代化工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开辟专栏系列报道,宣传园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二)聚焦重点,加速推进创新发展

坚持“做大增量”与“做强存量”相结合,“引进项目”与“提升能级”相结合,“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强化招商引资,推进科创建设。

1.保障园区稳定增长。加强经济形势跟踪研判,密切跟进园区重点企业以及关联企业的生产负荷变化情况,研究稳产对策,及时反映协调问题,确保产业链生产稳定。开展园区企业关联下游行业调研,加强下游行业对园区经济运行影响的联动分析。召开银企座谈会,为园区企业和银行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运营发展中遇到的融资等困难。制定《上海化学工业区关于支持企业抗疫复产、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支持企业抗疫复产扩能、稳定增长预期。召开与金山区、奉贤区政府的对接交流,推进相关产业合作与扶持政策等落地。加大调研对接,做好化工区“十四五”规划体系,包括“1个总规划、10个重点规划、7个专项规划、4个支撑规划”的编制研究,所有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并完成总体基本内容。

2.大力推动项目落地。对于化工区已获得备案的企业投资项目,按照当年新开工一批、当年建成竣工一批予以积极推进。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既定项目进度。做好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园区项目落地土地供应,赛科公司乙烯原料配套工程项目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英威达重点配套工业气体项目完成土地供应。协调推进IGCC项目,协调上电、赛科等相关单位,按计划有序推进项目初步设计推进落实,促进下游用户与项目单位积极沟通。制定《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建设方案》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梳理国内外重点电子化学品材料企业清单,举行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推进会暨电子化学品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并为园区建设电子化学品专区揭牌,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赢创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二期、亨斯迈预聚体技改等10个项目顺利投产;科思创MDI扩产和聚碳酸酯掺混料扩产、氯碱化工20万吨氯乙烯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英威达年产40万吨己二腈项目举行奠基仪式,桩基施工基本收尾。

3.全面开展科创建设。全面启动科创基地前期建设,科创基地一期一阶段项目率先复工,综合楼、朗盛亚太应用开发中心实验楼等主体建筑进展顺利,首批项目按期入驻。在抓好科创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入的同时,从打通项目“引入、评估、审批、服务和培育”全流程入手,完善科创平台体系建设。举办“绿色改变世界,化工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0SCIP+”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打造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的闪亮名片及本市化工科创发展高地。

(三)筑牢底线,夯实园区发展基础

紧扣中央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保障园区稳定运行,改善园区环境。

1.强化安全风险防范。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细化工作措施和分工落实。《重要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研究报告》通过国家危化专家评审论证,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部署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和化工管线专项整治任务。制定《生产装置及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措施二十条》,做好指导服务和提前对接。深化公共管廊和化工管线“四防三禁”安全治理,完成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地下水环境及生态环境防控现状梳理。推进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作,对园区24家企业73个三、四级重大危险源进行现场调研,研究形成“一企一策”--信息接入和项目推进方案。制定实施进博会安全应急管控工作方案,部署落实安全管控措施。创新开展“空中安全课堂”“云—安全论坛”等活动,有力提升园区安全文化。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督查和联合大检查,督促指导企业做好年度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及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开展危化品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113家次。制定实施《上海化工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程序规定(试行)》、《安监处服务园区企业工作制度》和《安监处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开展安全目标管理考核,持续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

2.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园区联防联控防疫阻击战的应急处置指挥调度工作,实时掌握园区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实施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领导带班值守、每日“零报告”制度,制定园区网络和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实施《应急管理视频调度日常点名暂行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应急值守秩序。加大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建设,建成三批19支社会化应急专业队伍、44个微型消防站、104个工艺处置小组,充实园区一线应急救援力量。制定实施《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应急演练,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预案管理,组织开展年度综合演练、季度演练和月度演练21次,指导园区危化品企业开展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661次。

3.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6项深度减排任务已全部完成,1LDAR治理工作每季度持续开展,5项能力建设项目已形成研究成果。开展园区“一厂一方案2.0”污染治理,完成36家重点企业现场核查和评估方案编制。对园区公共区域先后开展25次走航监测,强化重点区域问题的整改。完善园区区域环境监测项目方案,初步建立园区特征污染物指纹库、典型装置大气污染物特征谱污染预警与溯源的方法。推进生态湿地建设,完成湿地扩建工程方案编制。园区区域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5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1%PM2.5PM10、硫化氢、氮氧化物浓度同比分别下降44.7%20%3.6%11.9%

(四)多措并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主动靠前服务,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举措,全力保障项目落地开工,持续提升园区营商环境。

1.推进“放管服”措施落地。统一开展竣工规划验收、土地核验、档案验收,将三个合格证合并为《项目竣工规划资源综合验收合格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全部电子报建,全部电子签章,制作电子证照。对非审批要素和要件,采取容缺后补,有关审批的有效期延续和申请注销、补证等采用零材料申请。创新使用云端评审、云观现场、云上咨询等新模式,提高建设项目预审、应急预案备案等办理效率。对接建筑许可营商环境3.0版本改革政策,项目审批管理纳入本市建设工程联审共享平台,全流程网上无纸化、零窗口办理,施工许可证缩短至3个工作日。截至1113日,办结各项审批服务事项共计288件。

2.全力落实惠企政策。聚焦企业关切,搭建银行和企业融资等合作平台等,及时梳理、解答扶持政策。孚宝、中法水务等公用工程企业延续2019年优惠政策,针对疫情期间实施阶段性让利,为企业降低成本超过1亿元。加大财政资金扶持保障,2020年度上海化工区产业绿色发展、智慧园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扶持第一批通过审核项目17个(含验收项目3个),扶持资金2471.67万元,拉动企业投资1.17亿元。加强与金山、奉贤工作对接,促进园区企业享受区域政策。落实电价和增值税下调政策对公用工程价格的正向传导,确保减税降费红利落到实处,天然气价格自51日起每立方米下调0.02元,管输费自41日起下调,全年可直接降低天然气成本600万元,间接带动蒸汽、合成气等成本下降1800万元。

3.持续强化功能配套。推进发展公司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国资国企改革,强化投资企业建设项目全周期管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管理中心区域形象提升工程分步实施,完成大堤一期内坡改造工程、西区防护林提升改造工程、漫华路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施工、E6-7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打造出怡人“花海”“花路”。优化生态湿地扩建工程方案,体育中心提升改造工程、北河路海思路贯通工程、生态展示馆方案设计、前期工作有力推进,完成道路大修四期工程、北河路车行道拓宽工程施工,封闭管理项目(一期)正做设备调试和投用准备。

(五)精准发力,稳步提升管理水平

统筹做好规划、建设、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拥抱互联网+,提升园区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1.“两网”建设不断深化。充分利用智慧园区建设成果,创新使用云端评审、云端服务、云裳教育等新模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便利。推进规划资源全流程全事项在“一网通办”平台统一受理、统一发证(电子证照),实现审批结果和管理数据的公开共享。梳理制定园区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建立完善大厅人员绩效考评。调研市城市化城市网格化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市大数据中心、浦东城运中心,学习“一网统管”工作经验,推进编制化工区推进“一网统管”工作方案。建立网格化管理平台,搭建无线数据采集APP(城管通),对108项事件(其中化工区特色17项)进行派遣、督办,构建审核确认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高效处置一件事。

2.智慧建设加速推进。应急视频调度会议系统建设有力推进,58家企业分中心调度会议信息化联网,28家重大危险源企业信息全接入应急响应平台并与市级监测预警平台联网。35家危化取证企业数据系统与电子标签系统的对接联调完成试点,推动危险源监测信息、智慧交通系统、智慧海关系统与电子标签信息互通及关联工作。智慧生产项目全面推进,赛科、科思创、赢创、巴斯夫等全面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智慧政务项目全面铺开,决策平台正式上线,铁塔项目完成建设,电杆项目、云机房扩容加速推进,管线项目顺利施工,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与园区5G网络信号全覆盖。

3.管理效能显著改善。结合园区发展和职工需求,增加共享单车投放,优化调整通勤班车服务。设立网上“云商城”,优化智慧用车APP,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开展爱国卫生月、云上美食节活动,提高职工获得感与满意度。智慧水务、智慧管廊、智慧热电、智慧码头等系统正在接入大数据中心决策平台,智慧服务项目全面细化。提升园区公共商务楼宇的功能改造及酒店的餐饮服务,做好驻区管理单位办公用房保障,推进档案室建设,完成化工区展示馆布设并正式对外开放,最大化地便利企业与职工。

(六)党建引领,一体化管理深度融合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团结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抓实抓细党建工作,推进区域融合向纵深发展。

1.强化思想政治建设。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注重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有机结合,及时做好贯彻落实。研究制定化工区“四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抓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考察上海、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全会和本市党政负责同志干部大会等精神的学习贯彻,把学“四史”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谋划“十四五”规划、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企业功能作用发挥、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制定印发管委会党组2020年意识形态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推进大调研长效常态管理,委领导带头开展课题调研并组织开展集中调研及专题研讨650场(次),确保了调研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2.锤炼过硬的政治素质。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机关直属党委围绕年初确定的14项重点内容、56项具体工作逐一落实,发展公司党委提出党建工作14项重点内容、38项具体工作举措。抓好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市委全会和本市党政负责同志干部大会等精神的学习贯彻,通过云视频联组学习、专题辅导报告会、发放读本、干部在线学习、运用“学习强国”平台等推动党员干部自学研学。完成2019年度党(总)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选树综合办、物业公司获得市经信系统“党支部建设示范”点。深入开展“岗位建新功、党员见行动”、“班长工程”等活动,召开知联会二届一次理事会议,汇聚智慧力量。加强园区党建体系和平台建设,推动“新时代党建引领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课题研究”成果转化。

3.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系统干部工作研判,全面梳理系统干部队伍。加强对干部的考核监督,做好2019年度市管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完成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职务职级晋升工作,进一步优化干部结构。开展管委会系统单位2019年度(绩效)考核,完成发展公司领导班子及人员2019年度综合考核测评,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支持金山区筹办上海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探索区块联手、校企联合选育培养现代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新模式新路径。开展奉贤区公租房企业需求调研,做好园区大项目落地人才配套服务,推动政策落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落实国家政策,做好人才吸引、招录等工作。

4.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贯穿干部作风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全过程。抓好《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的学习贯彻,部署构建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的重点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廉政风险清单,层层签订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及党风廉政责任书,形成包括“综合管理”“审批许可”“资金管理”“资源分配”“行政服务”“行业管理”等6大类共计34项、39个风险点、35条防控措施在内的年度廉政风险清单。制定并启动实施《2020年上海化工区管委会所属事业单位巡察和专项审计工作实施方案》、《上海化工区管委会2020年内部审计监督工作计划》,明确监督目标和任务,规范权力运行、强化管理监督、推动管理从严。加强管委会对所属单位(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对口联系工作。加强监督执纪问责,落实纪检工作制度和程序。

5.推进区域融合发展。以推动“四个统一”为主线,扎实推动一体化管理工作。推动区域应急联动一体化建设,完成金山、奉贤两分区应急管理调研,推行“三区四方”(化工区、金山区、奉贤区、上海石化)应急合作。加强危化品建设项目三区联动准入服务,指导分区按照化工区危化品和危险化工工艺“禁限控”目录标准,做好洽谈项目安全准入的基本要求落实工作,控制构成重大危险源项目风险。开展区域环境走航监测,探索建立涵盖一体化区域的环境综合监控网络。妥善处置信访维稳,强化企业卫生监督及职业病防护工作,做好职工慰问、疗休养等保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深入开展共建扶贫、爱心助医、送温暖送防疫等工作,帮扶金额超过970多万元。举办长三角石化产业一体化发展联盟第二次会议,提升联盟在石化行业的影响力。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