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机关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机关    发布时间:2020-12-03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机关2020年度工作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上海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年。在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全力服务保障中央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为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发挥人大应有的作用。截至11月底,共协助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法律性问题决定25,表决通过22;听取审议11项专项工作报告,开展5项执法检查,听取审议4项计划预算报告,审查87件规范性文件;听取、讨论2项重大事项报告;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18人次。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服务保障常委会依法履职

紧扣中心任务,将机关各项工作置于中央、市委和常委会工作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进,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调动机关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助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积极推动在法治轨道上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疫情防控法治保障。协助常委会开展紧急立法,通过全国首个疫情防控法律性《决定》,赶在春运返沪高峰到来之前实施,明确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疫情期间应承担的特定防控责任,为政府采取最严格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了法律武器。《决定》通过后,立即围绕入沪人员信息归集、大型企业履行防控主体责任、郊区疫情防控工作、失信行为信用惩戒等,协助常委会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决定》各项要求落到基层、发挥效用。着眼疫情防控常态化,协助常委会配合全国人大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有关决定的执法检查,打包修改12件相关法规,同步废止本市《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协助常委会制定《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突出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明确相关主体法律责任,将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公共场所防保措施纳入调整范畴,强化公筷公勺、分餐制等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全,全面提升本市公共卫生安全治理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积极发挥人大外事工作优势,协助常委会开展与外国友城议会疫情防控的交流,推动民间务实合作。

二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立足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协助常委会审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总结和固化上海近年来在推进“放管服”改革探索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围绕解决市场主体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明确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确保本市营商环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为支持中小企业在疫情下渡过难关,协助常委会审议通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创设“中小企业服务专员”“首接负责制”,明确提高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放大倍数和担保代偿率,为精准对接企业诉求,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了制度支撑。两部法规通过后,各委员会根据分工,对照法规条款逐一深入相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抓紧落实配套规定,切实履职法定职责,确保条例规定落地见效。协助常委会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条例》,聚焦竞价排名、刷单炒信、不当风险提示等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细化列举,强化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调查,有力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协助常委会制定《外商投资条例》,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明确构建外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链”,创设“扩大开放”专章,对外资自由进出、知识产权保护等作出具体规定

三是精心组织“十四五”规划专题调研。协助常委会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项调研。积极践行 “全过程民主”重要理念,面向13000多名四级人大代表开展问卷调查,组织3570多名人大代表围绕民生主题进社区听取意见,举办7期有关“十四五”专题的代表论坛,尽最大努力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协助常委会加强对重大战略问题的调查研究,聚焦人口结构优化、乡村振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等9个专题深入调研,围绕发挥新城市作用赴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开展调研,力争把各部门、各规划、各区域中需要统筹衔接的重大问题提出来,为研究编制规划提供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参考建议。

四是助推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协助常委会与江苏省、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同步作出《关于促进和保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共同赋予示范区执委会行使跨区域管辖权,以法治之力助推打破行政壁垒,提高行政效率。协助常委会成立课题组,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共建联通、产业链跨区域联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大数据政务平台“一网通办”、公共服务资源互利互惠、区域性立法加强协同专题,赴苏浙皖开展深入调研,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提出建议。围绕“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协助常委会开展自贸试验区条例修法调研,制定《会展业条例》专设“进博会服务保障”专章,保障进博会越办越好;对支持浦东高质量发展决定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争取全国人大赋予浦东新区比照经济特区的立法权,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完善科创板注册制的议案。协助常委会制定《地方金融监管条例》,审议《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开展科技创新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运行情况监督调研,助力“五个中心”建设。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推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落地生根

协助常委会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全力推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贯彻落实到上海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

一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推动民生改善。立足破解“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协助常委会制定《养老服务条例》,聚焦失智失能老年人群的刚性照护需求,进一步完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相协调的基础性制度,建立“时间银行”、异地养老制度规定,明确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刚性要求,为加快实现“老有颐养”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开展旧区改造和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情况专项调研,积极探索破解旧改征收收尾难的政策和法治途径,推动形成批量加装电梯工作方案,促进市民群众改善人居环境和居住条件。聚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协助常委会审议中医药条例草案,促进中医药健康创新发展,推动完善医药保障体系;开展《急救医疗服务条例》执法检查,要求相关部门积极破解急诊医疗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院前急救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急救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着眼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协助常委会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衡性和便利性,为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制度支撑;协助常委会审议不动产登记若干规定草案、多元化解纠纷条例草案,依法保障相关群体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是推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协助常委会整合各委员会力量,2月下旬即部署“稳就业”、“稳投资”、“稳外资”3项专题监督调研,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队走访300多家各类企业,聚焦减负稳岗政策落地、重点人群就业稳定、重大工程复工复产审批精减、政府债券与抗疫特别国债形成实物工作量、实施“保存量”“拓增量”双轮驱动、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等提出建议。针对经济下行严峻形势,立足人大职能,打破惯例开展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接续开展二季度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提出加快适应“中心节点、战略链接”发展新格局、以深化改革打好“1+3+1”五张王牌、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坚定不移简政放权等建议。开展本市促进就业工作专题监督,努力使就业工作有力支撑民生保障和高质量发展。

三是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深入推进“三联系”制度。协助常委会支持代表充分发挥作用,贯彻全国人大相关文件要求,推动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联系代表工作,做到真联系,取得真效果。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工作情况,每年向常委会会议书面报告。邀请更多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委员会工作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在立法工作各环节吸纳代表议案和建设的内容。完善代表联系社区机制, 加强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工作。定期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议信,加强市民建议征集和研究,为常委会和委员会履职服务。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协助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市人大代表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更有力保障。协助常委会建立57个代表工作小组,确定29位代表组建法律专家库,为代表之间相互支持、有效履职提供法律支撑。举办代表履职专题学习研讨班和“上海人大代表论坛”,建立人大社情民意反映平台,编发《社情民意专刊》。健全代表议案办理机制, 制定主任成员督办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规程,主任会议成员围绕8个专题,共119个代表建设开展工作。组织对本届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推动代表建议内容、办理进程和办理结果向社会公开,提高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实效。

四是加强市、区、乡镇人大工作联动,提高上海人大工作整体水平。加强与区、乡镇人大的工作联系,积极主动为区、乡镇人大提供工作指导和服务。积极发挥人大整体作用和制度优势,协助常委会会同16个区人大深入调研,专题听取各区关于“十四五”规划情况的报告,推动各区将2035城市总规有关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的要求落实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下好全市一盘棋。将上海人大“一网通”政务微信向全市各区和乡镇延伸,为全市四级人大代表,三级人大机关提供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移动端履职平台和移动办公平台。截至目前,上海人大“一网通”政务微信已经履盖全市四级人大代表和三级人大机关,用户数量达到一万四千六百多人,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文件资料一键查找,议案意见一屏浏览,代表之间一点即通,各类通知一秒即达等功能,为常委会履职和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提供便捷的信息化服务保障。

三、坚持“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着力推动“四史”教育走深走实

认真落实市委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机关实际,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四史”学习教育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人大机关政治建设的重大任务,加强统筹、抓好落实。从2月上旬开始,根据市委办公厅印发的“四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抓住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特点,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居家隔离人员自学“四史”,指定必读书目,明确学习要求。在“四史”学习教育全面铺开后,制订机关实施方案和各党支部工作措施,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逐级压实责任。围绕“四史”学习教育制定和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5月份以来分6个专题组织“四史”内容辅导讲座,扩大到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发挥领学、导学、促学作用。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带头落实责任,将“四史”学习教育纳入新制订的《市人大常委会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措施》,党员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带头读史学史讲史用史,带头讲党课、交流学习体会,指导分工联系或分管领域分党组、党支部结合实际开展学习教育,并积极参加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的学习交流。根据市委要求,常委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成员每人建立了一个“四史”学习教育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分别深入联系点了解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和“四史”学习教育情况,听取基层党员意见建议,了解基层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给予工作指导。截至11月中旬,党组织关系在机关的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490余人次,到分管领域党支部和“四史”教育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指导28人次,讲专题党课20场。机关各级党组织把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机关党组加强面上指导和推进。委员会分党组注重发挥政治领导作用,把“四史”学习教育同本委员会中心工作同步推进,与本委员会党支部的工作统筹开展。机关党委印发8期工作提示,将学习教育情况纳入年度支部书记述职测评, 6月份对党支部学习教育情况开展阶段性工作评估,年底开展总结自查,机关各党支部学习教育主阵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二是紧贴实际,力求实效。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学习教育。结合疫情防控学历史,促进疫情防控工作,引导党员干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进一步激发工作激情,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协助常委会出台全国省市人大中首部疫情防控立法,有292人次参加一线疫情防控巡查、上海南站顶岗值守,412人为抗疫捐款131690元。以“四史”学习教育更好地服务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履职,推进人大事业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围绕服务上海落实“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强化“四大功能”、加快建设“五个中心”, 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协助常委会高质量完成年度人大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各方面任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建工作制度,开设微信“四史”学习教育专栏上载工作动态100余篇,将组织学习教育情况纳入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内容,加强情况通报和工作评估,推动党支部将“四史”学习教育坚持经常。截至11月下旬,机关各党支部召开“四史”学习交流会73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95次,上党课41场。离退休党总支根据老同志的实际,采取指定内容自学、组织党务干部专题学习交流,以及微信在线微党课和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浓厚学习氛围。

三是丰富内容,拓展路径。注重结合人大实际,拓展工作路径。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史作为“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国人代会上海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定学习《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这里走来》《百年抉择——人大读书笔记》等专著,与贯彻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有机结合,激发党员干部坚定人大制度自信。将“四史”学习教育与常态化“月月读”活动相结合,指定《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中国道路》等8本“四史”必读书,举办“书香人大”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四史故事我来讲”青年论坛,组织青年干部参加市级机关工委“阅读马拉松”超级赛。充分运用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多形式、生动的学习教育活动,结合纪念建党99周年、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等开展专题学习,增强学习的感染力。机关各党支部发挥党建联建的工作优势,走出去、请进来,与联建单位和机关党支部共享教育资源。通过“学习强国”、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一网通”政务微信等开展网上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四、坚持“严”的主基调,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深化细化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市纪委全会精神,一以贯之坚持“严”的主基调,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一是落实“四责协同”机制。协助常委会党组制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措施、机关党组落实《深化细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责任清单》,进一步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大会,组织174 名局、处级干部和调研员签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承诺)书,检查通报履行承诺情况,层层压实责任。配齐配强支部书记,机关18个支部有12个由局级干部担任书记。设立机关党建办,规范党建日常工作,促进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

二是加强经常性党风廉政教育。开展经常化、制度化党风廉政教育,制订和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四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方案,及时组织学习中央和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月月读”指定和推荐一批党风廉政教育书籍,督促党支部落实每2个月一次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制度,部署学习党章、纪律处分条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有关规章制度,组织观看“以案释纪”巡展等,做到警钟长鸣。配合纪检监察组定期召开由党支部书记、处室负责人、支部纪检委员等参加的纪检监察专题工作会议,深入学习中央和市委有关要求,分析形势和风险点,开展履职培训。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1名党员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的廉洁纪律问题。加强重要时间节点风险教育和提醒提示,配合纪检监察组做好人代会期间会风会纪监督检查工作,把好日常选人用人“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

三是强化制度执行。坚持“严”的主基调,坚持不懈抓制度贯彻落实。严格党建责任制,上半年组织党支部书记述职和民主测评,检查和通报党支部落实党建责任制情况。坚持查纠“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执行制度、落实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配合纪检监察组对机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责任部门逐项抓整改。协助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组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查找问题的整改,各项整改任务按时间节点完成,成效进一步巩固。

五、坚持强化队伍建设,着力推动机关干部敢担当、善作为

着眼提升干部攻坚克难硬本领,以提高干部能力素质为重点,注重在加强干部实践锻炼上下工夫,全面增强干部的判断力、学习力、创新力和执行力。

一是重点加强干部培养锻炼工作。按照“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精心组织处级及以下干部参加机关业务集中培训。紧紧围绕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紧贴机关工作实际,重点安排公文写作、签报等实务性课程,通过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强机关干部做好人大工作的本领和能力。探索开展年轻干部项目化培养的工作方法,围绕市委、常委会年度重点工作,精选41个工作项目,安排80余位年轻干部担任项目牵头人,为年轻干部赋能授权。积极推动与市委统战部、市政府办公厅、“两院”等单位互派干部挂职锻炼的工作机制,帮助年轻干部在岗位实践和相互学习中提升履职能力。探索设立机关青年讲坛,安排24位年轻干部围绕“疫情防控和城市治理”、“我的2020”等主题进行演讲,引导机关青年干部加强学习、思考和研究。

二是扎实组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以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干部人事制度为抓手,牢固树立注重实绩实干的工作导向。优化干部选拔任用程序,采用非定向推荐的方式,组织开展处级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同时进一步扩大民主推荐的参与范围,将全体机关干部和驻会人员纳入会议投票推荐范围。深化考察结果运用,通过与考察对象面谈,及时反馈考察中反映的意见建议,及时为考察对象“咬耳”、“扯袖”。大力加强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坚持人事相宜、人岗相适,打破论资排辈的影响。目前,机关“75后”局级领导干部有4人,“80后”处级领导干部有10人。

三是持续做好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秉持“最严管理”与“最优服务”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加强干部管理和服务。严肃抓好干部监督管理。周密组织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填报查核工作,精心开展动员部署,今年以来对123位填报对象开展全覆盖的教育培训,对26位市管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进行初审,努力提高填报的准确率和规范性。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实施因私出国(境)和因私离沪管理办法,通过上海人大“一网通”政务微信开展请假和因私离沪审批,落细落实各项管理要求,进一步强化干部纪律意识。坚持“最优服务”的工作原则,做到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格落实“六必谈”制度,确立“有约必谈”的工作原则。持续将关注干部身心健康摆上重要位置,想方设法改进干部体检工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