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作家协会

来源:市作家协会    发布时间:2020-12-03

市作协情况介绍及2020年工作自我评价

【单位介绍】上海市作家协会成立于1949年,是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的上海作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上海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上海市作家协会的宗旨是团结和促进上海作家进行创造性劳动,繁荣和发展文学事业,努力发现扶植文学新人,鼓励作家深入生活,努力创作,开展国际文学交流,维护和保障会员的一切合法权利。

上海市作家协会的行政层次为会员大会、理事会、主席团。会员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在会员大会闭幕期间,由会员大会选出的理事会代行大会职权。理事会闭幕期间,由理事会选出的主席团为常设领导机构。现任主席为著名作家王安忆,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协会下设“发展会员审批委员会”、“专业作家、签约作家资格评审委员会”等专项委员会。分设小说、散文、诗歌、理论、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外国文学和古典文学等八个专业委员会。目前会员1801人,分布在全市各行各业。

协会机关内设办公室、组织人事室、创作联络室、对外联络室、理论研究室。主管、主办的文学刊物有《收获》、《上海文学》、《萌芽》、《上海文化》、《上海诗人》、《思南文学选刊》和《上海作家》。文学网站有上海作家网(http://www.shzuojia.com/),是上海作协对外宣传、信息传播、服务会员的官方网站;华语文学网(http://myhuayu.com),是上海作协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华语文学界的大型数字出版与阅读服务平台;云文学网(http://www.yunwenxue.com/),是上海作协致力于优秀青年文学人才发现与选拔的文学原创平台。作协主管的文学社团有巴金文学研究会、上海诗词协会、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中日儿童文学交流协会等。

【工作评价】2020年,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上海市作家协会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 “四史”学习教育活动,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市委第九巡视组的巡视工作,推动作协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精心组织各类主题文学创作,反映时代回馈人民

(一)动员部署抗疫文学创作,以文学的方式激励人心。

我们在抗疫初期,即第一时间发布《上海市作家协会致全体会员的公开信》,号召广大会员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珍重自身,守望相助;展示才智,抚慰人心;深度思考,创作精品,使文学在重大灾难面前始终保持“在场”。倡议发出后,广大会员积极响应,创作了一批抗疫诗歌和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我们乘势而上,遵循快速反应的现实需求,确定以诗歌和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两种文学样式为重点,加强组织策划,推出了抗疫诗集《在春天回望》、抗疫纪实文学《在同一片屋檐下》。我们集结抗疫题材的新旧体诗歌创作900多首,部分优秀作品通过“海上心声”大型朗诵会的方式向社会推广,用诗的力量来鼓舞人民的斗志。我们在文学电子刊《上海纪实》发表的报告文学作品约40篇、总计30万字,多篇佳作在《人民日报》、人民网和上海三大报刊出,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我们还根据宣传部领导的建议,安排资深作家采写抗疫中出现的风云人物张文宏及其相关团队的事迹,中国支援全球抗疫的情况。

为推动抗疫文学创作上水平以及培养纪实写作力量,我们还抓好相关的文学研讨工作。抗疫期间,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创作出《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等作品,展示了应对疫情的“上海经验”。我们抓住机会,邀请何建明对抗疫纪实文学写作进行指导,传授创作经验,并利用作品发布之机,组织上海抗疫纪实文学创作研讨会,探索讲好上海防疫故事的经验。

(二)红色系列作品达成阶段性目标,献礼建党百年。

1、完成“红色起点”系列纪实文学第一辑。“红色起点”项目经过持续推进,先后完成总计90万字的六部专题作品:《白纸红字》《起来》《巾帼的黎明》《铿锵序曲》《上海早晨》《新渔阳里六号》,并于今年5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齐。重磅领衔作品《起点》由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担纲,目前仍在紧张创作修改之中。创作过程中,“红色起点”还有两部计划外的长篇纪实作品《中共中央在上海》和《纪念日》完成写作,目前进入审稿、编辑出版程序。我们顺势而为,推出“红色起点”第二辑的创作,进一步丰富红色主题创作的题材,壮大红色主题创作的版图。

2、出版“红色足迹”系列故事第二辑。去年年底,我们出版“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第一辑《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随后旋即部署第二辑的创作,参与的写作者在新冠疫情期间克服各种困难投入采写,完成71篇故事,结集为《暗夜里的星星之火》,在今年9月底正式推出,同时第三辑故事的创作也宣告启动,计划在明年建党百年之前完成出版。三辑均完成后,将汇集200多个用文学手法讲述的红色故事,有效增强红色遗址的吸引力,促进红色史迹的广泛传播。“红色起点”和“红色足迹”两个红色题材项目的推进实施和创作成果,为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作出了文学的贡献,也使上海的纪实文学创作得到复兴。

(三)启动“红旗颂——献礼建党百年•百家网站•百部精品”征文活动。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改革开放排头兵,也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发祥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网络文学的传播优势,用网络文学讲述一百年来党领导下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7月初举办了“红旗颂——献礼建党百年•百家网站•百部精品”征文活动,以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的到来,反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过的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和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

 ()参与纪念浦东改革开放三十年报告文学创作。

为反映浦东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为亲身参与浦东开发开放的精英立传,我们与浦东新区党委宣传部、总工会联合创作《30周年30人——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建设三十周年英雄谱》。采访描写的30名人物是从浦东新区两千劳模中精选而出,采访团队由陆幸生、朱蕊、马尚龙等30位作家构成,通过采访记录30名劳模在30年中的成长经历和创新成就,以此反映浦东变迁的轨迹,创作成果已于上半年汇编出版,成为了解浦东改革开放历程的生动读本。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抓好重点文学项目。

(一)组织申报和审定各级重点文学创作项目。根据中国作协关于重点创作的相关工作要求,我会积极组织、动员会员申报创作选题项目。葛圣洁《犯罪画师之致命解药》、姚鄂梅《室内》、陈丹燕《陈丹燕的上海》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20年度定点深入生活项目;黄平《破碎的瓮:当代青年小说论》入选2020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三盅长篇报告文学《病毒压境,这个星球没有局外人》、杨绣丽报告文学《菌王》、走走长篇小说《想往火里跳》、黄颖曌中短篇小说集《木古与扫夜人》、余静如中短篇小说集《404的客人》、甫跃辉散文集《云边路》、沈轶伦散文集《似是故人来》入选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2020年度第一期资助项目。

(二)创作发表文学作品,获得相关文学奖项。王安忆发表长篇小说《一把刀,千个字》,叶辛出版长篇小说《魂殇》》,唐颖发表长篇小说《个人主义的孤岛》,路内出版长篇小说《雾行者》,薛舒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成人记》,那多出版长篇小说《骑士的献祭》。文学奖项方面,滕肖澜获第三届茅盾文学新人奖,方岩获第九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血红获第二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张予佳获第五届中国长诗奖最佳文本奖。

三、大力培养各类文学人才,推动文学事业持续发展。

(一)建设好专业作家、签约作家队伍。继续发挥专业作家在重点文学创作、重大文学活动领域的领军和骨干作用,切实提供优质平台展示和宣传我会专业作家创作实力和成果,创造条件为专业作家队伍生产更高质量文学作品提供优质服务。更好地推进本年度签约作家工作,经专家组评审并经党组、主席团审定,通过了b t r、黄颖曌 、君天 、庞婕蕾、三三、苏德、王瑢、王苏辛 、王占黑、小饭 、走走 等11人为2020年度(总第十八期)签约作家。通过王小磊(骷髅精灵)、程铭(洛水)、唐天福(唐四方)、姜心韵(金十四钗)、倪春燕(花裙子)、杨钦顺(孔凡铎)、李强(李天强)、郭凌晨(雷池果)、江晔(苏沐梓)、李健(寒烈)、潘起(丰言)等11人为2020年度(总第四期)签约网络作家。继续为专业作家队伍储备新鲜血液,将重要的青年文学力量团结在作协周围。

(二)做好各类文学人才及项目服务。今年我们继续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参选中宣部和上海市有关人才计划。任晓雯、刘炜、王小磊等3人获得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创作项目资助。积极跟踪“四个一批”人才和领军人才项目,对自主选题项目资助经费使用进行监督及管理。组织10位签约作家及签约网络作家参加“用脚步丈量大运河 ——“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举办大运河文化主题创作实践活动”。今年9月,鉴于市作协在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中的重要性,市委统战部增补市作协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加强对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的引导。今年共有10人通过中级职称评审,3人通过高级职称申报初审。今年我们还根据《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有关政策规定,做好非沪籍聘用人员的验证、调档工作,协助各类文学人才办理居住证积分。

(三)团结引领新文学群体,推动网络作协各项工作。今年网络作协共发展会员34名,会员总数达434人。先后组织网文作家参加中国作协与团中央合办的井冈山作家班,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办的线上培训班共三期,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办的网络作协负责人培训班,江苏省作协主办的长三角网络作家研修班等;推出六期《网文新观察》,举办了六期陕西北路网络文学论坛;服务广大会员,组织专家评审完成了网络文学初级职称(16名)的备案工作等,进一步增强广大网络作协会员的获得感和向心力。

(三)协同筹备首届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是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翻译家协会共同发起设立,由市委宣传部批准的文艺类正式奖项,每三年评选颁授一次。我们作为共同发起方,承担着筛选、收集、整理文学类申报作品的职责。本届文学艺术翻译奖评审共收到文学类申报材料47份。其中中译外11份,外译中36份。语种方面,申报材料涵盖了评审公告所涉及的全部7个语种。申报的中译外文学作品大都在国外具备一定影响力,曾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伦敦国际书展、北京国际书展进行展示推广,其中《中华创世神话》波兰语版编入了波兰小学生语文教材,传播意义非凡。目前奖项评审工作尚在进行中,预计年底揭晓。

(四)完成首届“天马文学奖”评选工作。“天马文学奖”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旨在进一步加强新文艺群体的团结引导,鼓励广大网络作家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贴近生活的优秀网文作品。评奖坚持以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为主要评审原则,同时注意结合网络文学自身规律和读者的阅读反馈,力求囊括各网络文学主流门类,并突出现实题材。评选工作得到了全国主要文学网站(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为主)的积极响应,评委会收到了19家文学网站推荐作品,共计93部。首届获奖作品为血红《巫神纪》、齐橙《大国重工》、猫腻《择天记》、何常在《浩荡》、吉祥夜《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等五部作品。

(五)完成会员年度作品奖励评选。经各专业委员会评审小组和主席团审定,最终有36部(篇)作品获得2019年度会员作品奖励,1人获得年度作家称号。评选工作侧重普通会员,此举凝聚和团结了作协会员,增强了作协的向心力,也是作协文学服务工作延伸手臂的很好体现。

四、将文学服务工作做细做实,让人民群众和广大会员更有获得感。

(一)思南读书会与读者保持密切互动。疫情原因,自222日起,思南读书会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的“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活动,与读者每晚19时“云上相约”。并特别策划和推出线上阅读栏目——思南读书会回首六载专栏,通过十二期不同的主题对三百多期读书会活动做一个总体的梳理,以网络连线打破疫情期间人与人之间的物理阻隔,让读者可以零距离参与读书会,感受书香氛围。读书会获得第四届伯鸿书香奖·组织奖,并于今年10月重启,举办了10场读书活动,累计举办逾340期活动。

(二)开办2020新疆创意写作培训班。今年10月,我们在崇明熙来农庄举办第九届“新疆创意写作培训班”。参加本次培训班的 20名新疆作家系统学习《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小说写作技术教程》《故事创意工作坊》等课程,聆听毛时安、安谅、赵丽宏、叶辛等知名作家讲座,并与《收获》《上海文学》等杂志社的编辑作家们开展座谈交流。学员们还参加上海市作家协会乡村题材创作基地揭牌仪式、思南读书会等文学活动,收获颇丰。

()建设和运用好文学场馆。受疫情和修缮维护的影响,今年巴金故居基本处于闭馆状态,为丰富观众与市民的文化生活,在闭馆期间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故居将“亲近经典——现当代作家作品赏读微平台”进行全新升级改版,囊括巴金及同时代作家原文欣赏、近期展览资讯、巴金故居历年经典讲座回顾、名家荐书合辑、青少年阅读专辑、阅读&版画互动体验课等丰富类别,满足读者们足不出户在线参观、看展、品文、求知的需求。今年下半年又先后举办“巴金藏名家书画展”暨 “后浪时代”的巴金精神主题座谈会、巴金与托尔斯泰——罗雪村手绘藏书票、人文版版本书展、“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火——中国作家的抗战岁月多媒体展览等,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上海文学博物馆目前正按照设计规划进行建设。

(四)多举措打造“作家书店”文学品牌。继续推进“文学进社区”计划,加强作家书店与各街道社区的联系,作家书店的品牌溢出效应日益明显。书店还配合线上活动的需要,搭建作协官方抖音平台,为直播活动和日常宣传工作创造新平台,目前已推出包括叶辛、滕肖澜、刘炜等著名作家及大神级网络作家抖音视频10余组。继续承办“上海国际文学周”和“上海书展”各类文学活动,点对点线上推进影视转化工作。

(五)推进华语文学网品牌建设。华语文学网继续深化 “作家的声音”项目,目前已推送50余位作家,因高质量页面设计和入微的细节呈现,获得了作家和编辑的高度肯定。承办“与20部经典的上海相遇——20192020青年学子品读经典大赛”、“第十二届中融青年原创文学大赛暨第四届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风雨中同行”抗疫主题征文大赛、周励《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新书发布会暨作品研讨会等,推动华语文学网的品牌建设。通过《上海纪实》推出抗疫专辑,刊发37篇抗疫纪实文学作品,记录、展现抗疫中的中国时间、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

(六)开展内刊及各类书稿的出版编纂工作。《上海老作家文丛》第十辑计划收录4位老作家的作品,目前正在推进中。《上海作家》、《上海诗人》年内出版各6期,《上海诗人》2月号推出了《“天涯同心”国际诗歌抗疫特辑》,在国内外引发广泛关注。《上海作家》积极响应号召,及时推出“抗疫专号”,记录上海及各地战“疫”现场,抒发抗疫诗情,推出“第四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特刊”,全景式展现了第四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的盛况。“亿万粒花籽闪烁光的密语——2020海上诗人创作专号”集结了9位上海诗人的诗作、创作谈及评论文章,为海派诗歌的创作研究拓展疆域。继续落实《上海市地方志·文学卷(1949-2010)》的编纂工作。完成20192020《海上文坛》编纂工作,收录共计五十万字的上海文学评论文章,展现了2018年上海文学写作与评论的风貌。

(七)参与和指导基层文学活动。今年疫情好转之后,我们先后参与了2020年第六届上海市民诗歌节暨第十四届市民诗歌创作活动”、“傅雷杯”全国文艺评论征文大赛与“傅雷杯”全国家书征集大赛、“上海好童诗”全国征诗评选活动、普陀《星火沪西》红色主题创作、“作家笔下的周浦、心中的周浦”朗诵会、唐镇创作采风活动、虹口区“诗歌之约·爱在北外滩”诗歌分享会、“感念师恩,品味书香”闵行老外街诵读专场、黄浦区“永业杯纪实”颁奖、“在江南听松江、不老的童年”品读会,杨浦区“始知归程”纪念留法勤工俭学朗诵活动、上海崇明乡村题材创作基地揭牌活动等基层文学活动,努力扩大覆盖面,润泽更多人群。今年我们还指导宝山成立作协组织,指导崇明作协顺利换成换届选举,努力推动上海各区作协组织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八)推进文学信息新媒体服务。今年继续做好上海作家官网、官微、官博的信息发布与联动工作,共计推送作协动态、国际国内文学信息及微信230余条,为广大会员及文学爱好者了解作协工作和文学发展状况提供参考。向中国作协报送相关舆情,截止10月底共计报送30余条,其中综合性信息2条,被采用20余条,在全国信息工作中名列前茅。

五、建设好下属期刊杂志,增强品牌知名度,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收获》今年刊发了王安忆《一把刀,千个字》、迟子建《烟火漫卷》、严歌苓《小站》等重量级长篇小说,受到全国评论家和媒体的广泛关注。长篇非虚构作品方面,发表了新科纽曼文学奖得主阎连科的《她们》。长篇专号刊发鲁奖得主熊育群的长篇非虚构《钟南山:苍生在上》并专门举办作品研讨会,讴歌时代英雄,鼓舞抗疫斗志,弘扬主旋律。

举办冯骥才《艺术家们》作品研讨会,继续推出青年作家小说专辑,特别是索南才让的《荒原上》,文笔厚重,难得一见。继续办好2020年收获文学排行榜,努力成为中国文坛权威的榜单。

《上海文学》本年度刊发的作品中有近70篇次为《新华文摘》等有影响的选刊和很多文学选本转载,包括莫言、冯骥才等的多部精品佳作。今年继续承办第五届国际诗歌节,举办“天涯同心”中外诗人论坛,并为新出版的诗歌节特刊《天涯同心——诗人思想录》举行首发式。继续推出“新人场特辑”,刊登了一批“80后”、“90后”年轻作者的小说和诗歌作品,继续推出“微书写特辑”,发掘新锐文学力量。印行10月号《国庆特辑——青年作家作品》(中英文对照版)。组织编辑人员去各区或外地参加采风、笔会活动,拓展视野,交流文学信息。

《萌芽》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年度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的百种优秀报刊之一。邀请孙未、叶茫、吴可人等,分别从海外抗疫、流行病史等多维角度,放开视野,立体呈现疫情对当代人生活的影响。第六届文学营暨作家工作坊活动将于1127日至29日首次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届时将在上海、台北分别设立会场,连线进行专题研讨、作品盲评会等活动,两岸知名作家毛尖、小白等邀担任文学营导师,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金宇澄将担任文学营特别嘉宾。办好第23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继续推出 “新概念专辑”与两期“台北-上海两岸文学营专辑”。

《思南文学选刊》特约编辑制度继续通过邀请著名作家、批评家、翻译家加盟,增加了杂志的关注面,加强了刊物的深度,有效提高了刊物质量。在各类评奖活动中,《思南文学选刊》选过的作者和作品多有斩获,重点关注的青年作家也引起了文学界同仁的广泛关注。如双雪涛《猎人》获第三届宝珀文学奖,顾湘《赵桥村》、郭爽《我愿意学习发抖》、李宏伟《沙鲸》获第五届华语青年作家奖,三三《唯余荒野》获《钟山》文学奖等。

《上海文化》在今年最重要的有关当代文学批评的栏目中,具体评述了王安忆、池莉、林斤澜、弋舟等知名作家的重要作品。老一代批评家李庆西、王春林宝刀不老、愈写愈好;年轻的新锐批评写作者如李琬、骆同彦、辛北北等不断加入,使得杂志始终保有某种青春的活力。译介版块,翻译了一批名家文论,如海伦·文德勒、薇依、贾雷尔等,也深得一批读者的喜爱。

六、积极应对疫情,努力开拓创新,继续推进国际和地区文学交流事业。

(一)保持与驻市作家的密切联络。因为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我会今年暂时中止了2020年度驻市写作计划,我们积极联络往届驻市作家,邀请他们创作与所在国抗疫情况相关的文学作品,现已收到来自英国、西班牙、瑞士、以色列、德国、意大利、波兰和爱尔兰等国作家的抗疫作品10篇,并已组织多位译者翻译为中文,拟在华语文学网等平台刊发。

(二)举办第十届上海国际文学周。本届国际文学周主题定为“万水千山”,采取线上活动方式,邀请二十余位嘉宾展开英语文学、法语文学、俄语文学、日语文学、科幻文学等7场对谈。在思南文学之家举办6场新书分享会及7堂文学课,邀请嘉宾叶辛、孙甘露、徐则臣等三十余位著名作家,丰富多彩的文学盛宴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增添浓浓的书香。

(三)举办第五届上海国际诗歌节。本届国际诗歌节以“天涯同心”为主题,凸显艰危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和珍贵,塞尔维亚诗人德拉甘·德拉戈洛维奇获得本届“金玉兰”诗歌大奖。本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通过“云端”线上信息传播的方式,线上和线下联动,1016日至18日三天的活动日程中,共举办“天涯同心”诗人论坛、“海上心声”诗歌朗诵会、朵云书院旗舰店和思南书局诗歌店的观摩交流、以及“时间剧场:翟永明摄影与文学展”等诗歌活动。

(四)保持与台湾地区的文化互动。举办2020第三届上海远见文化高峰会,与远见文化高峰会、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远见在思南诗歌讲座”,邀请胡中行、安谅等我会诗人与台湾诗人进行对谈。应台湾画院邀请,我会副主席赵丽宏作品《日晷之影》参加在昆山举办的2020“两岸同心、墨韵昆山”作家学者手札展和书画展暨学术研讨会。

(五)继续推动文学译介工作。经我会与罗马尼亚JUNIMEA出版社协商,双方2020年互相出版对方的文学作品,罗方现已翻译完成,正在出版我会专业作家路内的作品,我会也即将出版罗马尼亚诗人Lucian Vasiliu的中文版诗集。此外,路内的《少年巴比伦》匈牙利语版也将于明年出版。

七、认真配合市委巡视工作,扎实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提升机关建设和服务水平。

(一)精心部署“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四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我会充分结合实际,将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得富有特色。我们与上海人民出版社等推出有声电子书“重温红色历史,书写时代华章”专辑;与静安区文旅局合作推出六场“众说周知:作家眼中的红色起点周周谈” 圆桌访谈直播;与上海图书馆、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举办“红色的起点——中共建党初期革命历史纪实文学”作品朗诵会;与虹口区文旅局合作举办“多伦文艺沙龙”——九十年的相遇:当代作家谈左翼作家”红色起点系列专场,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此外,我会上海文学创作中心与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走进校园”文学作品音、视频改编征集评选活动,首轮将以《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为蓝本,挑选适宜中学生参观、学习的红色革命地标,引导学生实地探访、打卡学习,对作品中的故事文本进行改编,拍摄短视频、录制广播剧,引领年轻学子通过文学阅读,感受红色文化脉络,传承红色基因。在机关党委的指导下,作协各支部党员积极参与市委宣传部“火红的党旗”“四史”学习竞赛活动,督促每一名党员都积极学习。我们还邀请参与“红色起点”和“红色足迹”文学项目的创作者结合自身创作,谈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心得。此外我们还充分推介已经出版的红色系列丛书,为全市的“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提供生动的文学读本。

(二)积极配合市委第九巡视组巡视工作。根据市委关于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1021日,市委第九巡视组巡视市作协党组工作动员会召开,正式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巡视工作。市委第九巡视组组长史家明传达中央巡视工作新部署新精神和李强同志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有关要求,通报相关工作安排,王伟代表作协党组做表态发言,表示坚决拥护市委的巡视决定,将严格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全力支持配合巡视组的工作。作协全体党员干部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巡视对于加强和改进党对作协工作、文学工作的领导,发挥服务作家会员、服务文学创作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要以接受巡视为契机,深入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要严格遵守巡视工作纪律,坚决服从巡视工作安排,自觉诚恳接受监督检查。要做好统筹兼顾,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推动文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巡视工作开展以来,我会积极配合,及时提供巡视组要求提供的各项材料,认真准备巡视谈话等,确保市委巡视工作有序开展。

(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推动精神文明创建上新台阶。今年发展1名青年作家入党,1名青年编辑到期顺利转正,安排重点发展对象参加党校培训。做好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民主评议和党费收缴等日常工作。指导《萌芽》杂志社做好新一届宣传系统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申报工作。积极组织作家会员、杂志社编辑与各区文化单位合作,输送优质文学资源,更好地发挥文学服务社会的功能。《上海文学》《萌芽》杂志社青年编辑深入全国10多所中学和多个区、社区文化单位,开展文学推广工作,反响较好。

(五)加强干部、统战和青年培养工作。今年下半年对4名符合职级晋升条件的一级主任科员以下机关公务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了职级晋升,并统一进行了公示。今年2人次参加局级干部相关专题培训,作协机关及所属单位干部职工100多人次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讲座。加强作协所属单位人员配备和补充,今年3名事业编制人员办理退休手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5名事业编制人员,从其他事业单位调入1名高级专技人员,完成12名专业技术人员和1名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岗位等级晋升及相应的工资调整。

(六)精心做好机关行政和后勤保障工作。在新形势下,想方设法为党组、主席团和会员提供高效满意的服务。做好主席团会议、上海2020国际诗歌节、“2020上海国际文学周”、第九届新疆作家创意写作培训班等一系列重大会议和文学活动的组织、协调、保障工作,做好中国作协、兄弟省市作协数次来沪调研交流的公务接待工作。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努力推进藏品登记管理工作,严格办公设备的采购、验货、入库、入账和保管制度。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对第三届中国(上海)进博会、国际文学周等重大活动安全稳定工作有预案、有措施,全年无不稳定事件发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做好机关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重视大院绿化管理工作,荣获市级“平安单位”称号。

八、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2020年,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对照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在提供文化惠民服务,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方面还需继续下大力气;在扶持重点创作,催生更多文学精品方面,推进的力度还不够大;在守牢意识形态阵地相关举措方面,措施还不够细致有力;在作家作品的评论推广和影视转换方面,成果还不够丰硕;在推动国际文学交流合作方面,局面还不够开阔,影响还不够大。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