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社党委:党建引领融合发展,脱胎换骨践行使命担当

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16-08-09

2015年12月18日,对解放日报每一位编辑记者而言都格外难忘:这一天,他们正式作别闵行区都市路解放大厦,回迁市区入驻延安中路816号——一座有着83岁“高龄”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踏进这栋修葺一新的“小白楼”,极富中国特色的四合院让人眼前一亮。踩着古色古香的回转楼梯,300号会议室、309号会议室……一个个带有特殊记忆的数字,让历史与现代仿佛在这里交汇。

办公地址的变迁,也同时意味着开启了这家党报在上海创刊以来最大的一次转型。“上海观察”APP、上海辟谣平台、微信号“伴公汀”……如今,这些已为广大读者和网民所熟悉的新媒体项目,让作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的解放日报呈现出全新的姿态和活力。

党报姓党。传播党的声音,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在日新月异的传媒变革大潮中,解放日报始终坚定信念、坚持改革、坚守阵地,扎实推进主流媒体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为上海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自上而下思想发动凝聚共识 探索党报融合转型之路

近平总书记说:“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在上海市委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解放日报社党委积极探索党报融合转型发展新路。

“深度融合整体转型,这是解放日报社党委贯彻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在全国党报率先推进的改革。面对差异化、分众化的传播趋势,我们感到不能熟视无睹,只有主动转型、积极融合,才能在互联网时代承担起党报的职责使命。”解放日报社党委书记李芸说。

按照市委加快推进上海主流媒体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要求,解放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要先行一步,真正探索出一条符合互联网时代新型传播特点的融合转型之路。融合转型既是互联网时代党报重塑主流媒体话语权的一次探索,也是在网络舆论斗争中党报人的一次使命之旅。报社党委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主力军,对时代变化不能视若无睹,惟有主动转型,积极融合,才能在互联网主战场担当起党报的使命。

转型要求一旦明确,凝聚思想共识便成为改革的关键。报社党委马上抓落实、见行动,很快,从党委到党支部再到全体党员,一场自上而下的思想发动开始了。

支部书记例会、中层干部会、采前会、编前会上,党委班子成员逢会必讲融合发展;支部组织生活上,党员们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讲话精神,围绕学习市委主要领导对融合发展提出的目标要求,敞开思想谈感受、说体会、讲困惑、提建议;一轮轮动员、一次次交流,大家的思想更统一,信念更坚定,“转型”成为了最大共识,“改革”成为了共同话语。

党建引领啃下“硬骨头” 党员先进性渗透日常点滴

从传统纸媒转型为以互联网传播为主要渠道、以报纸传播为重要依托的新型主流媒体——目标已明确,同时这也意味着,深度融合不是物理意义的报网相加,而是化学意义的报网相融。从“相加”到“相融”,一字之差,引发的却是对党报传统生产方式、组织架构、管理机制的一次颠覆。

“党委的核心作用如何体现、战斗堡垒作用怎么发挥?我们感到,就是要在中心工作中加强党建引领,特别是要把好方向、带头攻坚,敢于啃硬骨头。”

组织架构改革就是这次改革的“硬骨头”。解放日报党委班子感到,组织架构不动、或是小修小改,肯定不能适应融合转型的要求,于是在充分调研后果断决定,打破原来条线分割的传统采编架构,除保留精干力量组建解放日报编辑中心外,其余全部采访力量都迁入上海观察;并将原有原有部门被打散,实行扁平化管理,栏目化运作。每一位员工都有可能通过竞聘,成为上海观察的栏目主编。

报社党委班子连续两天,共11个小时,对105名采编人员提交的172份上海观察栏目一一进行评估。此外,为了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党委班子还牵头修订了采前会、编前会、值班、采编流程等一系列新制度,调整充实了新闻宣传、目标责任考核等制度,强化责任落实。

这样的组织架构在党报发展史上是首创。“全员转型不可能一开始就思想统一,也不可能没有一点阵痛,但是解放日报的转型总体顺利,我们总结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党组织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党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除了常规的组织生活、集中学习,我们的‘两学一做’更多体现在日常,把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渗透在实际工作的点点滴滴中。”解放日报社党办副主任张颖华告诉记者。

新的采编架构推出后,党委第一时间在新的部门建立党支部,加强干部谈心交流,开展支部组织生活等,及时掌握动态、强化引导。同时,党委班子成员各自牵头,以“任务清单”形式分解改革任务,改革方案数易其稿,光是配套改革会议就开了几十场;大家还以座谈、答疑、授课等方式,深入员工广泛听取意见,及时解疑释惑。党员们则以实际行动支持转型,带头主动转、率先转,在面向全报社征集的上海观察栏目设计方案中,八成以上是党员提案。这些都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团队建设传承延安精神 “采编为宝”让新老报人不忘初心

“采编为宝”,这是解放日报人一直以来秉持的理念和原则。如何在这次融合转型中做好团队建设,激发人才活力?

为此,报社党委动了不少脑筋。在搭建改革框架时,党委紧紧围绕“人”进行布局,一是继续推进实施专业职务序列和首席制,二是创新内部管理机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打破年龄、职称局限,通过竞聘选拔栏目主编等,一大批有活力有创造力的骨干挑起了重担。党委还对稿酬考核进行配套改革,打破原有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差别不大的“大锅饭”,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让干得多、干得好的采编人员有了更多的获得感,真正做到了“采编为宝”。

改革,极大地释放了采编人员的生产力。同时,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采编人员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转型第一个月,仅上海观察便累计发稿3164篇,多篇文章单篇浏览量过百万。

党报更加接地气,成为读者眼里的最大感受。青年记者陈逸君坦言,“我周围的同学他们自己都下载了上海观察的App,我问他们原因是什么?他们说因为他们没有想到党报也会做这么接地气、这么围绕青年群体的一些文章。”

读者的肯定和认同,无疑是对报社改革成效的最大褒奖。这让全体解放人状态昂扬,很多人说,没想到解放有这么大的爆发力。

其实,爆发源自积累。习近平总书记说:“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而重视日常学习是解放日报党委加强报社团队建设的一大法宝——每年都会组织封闭式的全员培训,邀请权威专家、业内精英授课,举办新媒体课堂、道德讲坛等,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分享互联网最新成果,让大家对大局大势有更清晰的研判,对自身短板有更清醒的认识,对改革的紧迫性有更清楚的感知。

强调精神传承则是报社党委带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攻坚克难的另一法宝,延安精神是一代代解放人的精神传承,党委每年都会组织支部书记、青年记者代表奔赴延安寻根学习。曾参加过延安学习的区情频道党支部书记徐敏坦言,“那年我们支部书记去延安学习,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小板凳听对方讲述中国共产党当年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是如何奋斗的。当时我们每个人都很受触动,这份感动一直带到了今天,一直带到了我们现在报社的转型融合发展中。

这份感动和信念,早已在报社年轻人中生根发芽,把延安精神注入到日常的新闻业务中。让徐敏记忆犹新的是近期突发的金山水上飞机事故,原本并不负责该区条线的80后党员茅冠隽接到临时采访任务时,正在杨浦陪同住院的母亲,但二话不说直接赶往金山,一直采访到深夜10点,发回来分量十足的现场稿件。

在政情频道党支部书记杨健看来,为纪念建党95周年所做的重大策划报道“寻访红色起点”,也正是支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的具体体现。“我们5月份开始做方案,有一半以上记者参与了报道,大家一起采访专家、走访红色旅游点,解读共产党为什么会诞生在上海。在为读者奉献优质作品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受到感染、有所领悟,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除了一线记者,那些默默在幕后甘当“绿叶”的夜班编辑们,同样“不忘初心”。担任过多年支部书记、现在是要闻编辑部主任的朱爱军,每天上夜班,过黑白颠倒的日子,已经快20年了。说起自己的工作,他戏称“过的是美国时间,拿的是中国工资”。而说到坚守和转型,朱爱军的话掷地有声,“坚守阵地,做好我们自己党报现在的本分,没有党委持续的坚定的推动,他的新媒体战略,也走不到今天这样的一个程度。”朱爱军至今仍记得,“有一天晚上9点多,李芸书记特地跑到夜班组,跟大家说‘转型了,不代表报纸不重要了’。这给了我们极大的肯定,坚守阵地正是夜班编辑的价值所在。”

“新的传播生态下,社会对媒体挖掘事实真相,引领主流舆论的需求并没有消失,有时候反而更加迫切。对于传统主流媒体而言,尽快实现自身的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是提升能力,继续承担好媒体社会责任的基础。”解放日报社总编辑陈颂清如是说。

如今,解放日报通过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已初步呈现了党报传统形态与新媒体形态相融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激活凝聚团队力量,也拥有了更优质的传播生产力。

面对前进路上的更多困难和挑战,知难而进的解放人始终以“不进则汰,慢进则退”为鞭策,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在舆论场中传播好党的声音,履行好主流媒体的责任,在融合发展中践行好党报应有的使命和担当,用全新的方式,讲述时代故事……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