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租赁房加量提速,上海传递什么信号

来源:上观新闻    发布时间:2021-12-24

(上海基层党建网)    年底再度进入各项工作会议的密集期。上周,上海市民族工作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深改委会议等相继召开,围绕中央有关会议精神,就多项议题部署上海的落实方案。

多场会议之间,上海举行了一场颇不寻常的开工活动。

1215日,上海市新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集中开工。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浦东新区康桥工业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现场举行开工活动。

当日,静安、杨浦、宝山、闵行、嘉定、松江、奉贤等多个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均设了集中开工分会场。全市共15个保障性租赁房项目集中开工,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套数达1.85万。

据报道,整个“十四五”期间,上海计划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以上;到“十四五”末,全市将累计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间)以上,其中40万套(间)左右形成供应。

20212022年,上海计划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24万套(间),完成“十四五”目标总量的一半以上。截至目前,已累计供应190幅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规划建筑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其中,123幅已开工在建,建筑面积约830万平方米,共14万套。

这组数据较之以往有了明显增长。事实上,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保障性租赁房建设要加大供给、加快供给,“多做快做”。

10月中旬的市委常委会会议上就曾强调,要完善推进机制,“尽快把政策转化为行动和成效,跑出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加速度”。此番举办集中开工活动,亦是要释放这个提速信号。

保障房建设在上海已有年头,今年年末的这场集中开工活动,则意在传递某种最新的紧迫感。而在紧迫感背后,是一种带有战略意义的考量。

1215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现场宣布新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集中开工。3个月前,他曾就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进行过一次专题调研,并强调,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应作为“十四五”住房建设的重点任务,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引领、规范治理、精细管理,有效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健全完善符合超大城市发展规律和特点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房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重大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旨在坚持体现“房住不炒”定位,从供给端发力,形成更为合理的住房结构,完善并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机制。在此方面带头探索、落实,无疑是上海的应有作为。

在上海的战略全局里,住房问题,亦不只是“住房的问题”。它既关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亦关乎民生福祉,更关乎这座城市的吸引力和未来动力。

从集中开工活动的选址,就能窥到一些战略意图:康桥工业区项目的方位,换一种表述方式,叫“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其他各区的保障性租赁房建设方位,亦多与当地的产业和人才集聚区域密切相关。

在开工活动现场及此前多个场合,上海市委、市政府均明确表示,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房,要“更好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保障性租赁房建设提速加码的背景,亦与人才工作日益重要密切相关。

对许多来沪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来说,上海的住房成本,一直是突出关切。10月初,李强在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就曾表示应多从供给侧发力破解,而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正是“关键一招”。

“解决人才问题,要从根本上去解决。”李强说。一个多月后的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再度强调,要“精准回应人才的痛点问题”,让人才在上海安心、安身、安业,其中首当其冲就是“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力度”。

在这样的语境下,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就与上海的人才战略紧密关联,并由此同各项重大战略任务密切相关。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的全过程,都要提升同各大战略间的适配度,这也是本轮保障性租赁房供给过程中被反复强调的一大遵循。

“要坚持供需匹配,进一步增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适配性,更好与重大战略实施、五个新城建设、产业布局优化、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配套衔接,为服务人才引领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和软实力提供支撑保障。”李强在9月的调研中说。

他同时表示,要突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民生属性,针对入住者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实际需求,“强居住品质、强综合功能、强公共配套、强服务管理”,以此让入住群众感到安心踏实、感受家的温馨。

而在10月以来的多个全市会议上,李强曾多次要求上海相关方面特别是各区,在供给上充分创造条件、多想办法,并落实各区的主体责任。

对上海而言,加量提速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既考验土地等要素供给水平,亦考验制度供给水平,特别是规划设计、资源筹措、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制度供给,既推动保障供应,又充分预判相关问题,规范租赁市场秩序,确保“正效应”。

此次集中开工,“强化制度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仍被重点提出。上海已明确,要以有力有效的支持政策发挥国资国企的功能作用,调动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也要加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持续规范租赁市场秩序,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

在这个意义上,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也可被视作一块试金石——在可见的几年里,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效能如何、水准高下,或许就能从这些租赁房中找到答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