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向化镇: 执笔上色,绘好党纪学习教育“工笔画”

来源:崇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05-08

(上海智慧党建网)    自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崇明区向化镇党委结合向化实际,精心部署、周密安排,以“三支笔”绘好党纪学习教育“工笔画”,教育引导全镇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推动党纪学习教育有声有色、入脑入心。

“理论之笔”,以线立骨勾勒党纪学习教育“基线”

以上率下“带头学”。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领导带头先学一步、学深一层除个人自学外,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列出专题学习“计划单”,明确学习“时间表”。通过领导班子成员领学领读、交流心得等形式,原原本本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全面系统“集中学”。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积极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有机融入年度基层干部培训计划,对接市区优质讲师资源集中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培训,进一步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将《条例》增修内容作为学习重点,邀请区级讲师深入解读,系统全面上好党纪学习教育“第一课”。

上下同频“覆盖学”。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年度“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安排,细化学习计划。同时,针对机关事业党员、农村党员、“三新”党组织党员等不同领域、不同类别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分类分层、精准施教,确保学习教育全参与、全覆盖、无遗漏,实现“精准滴灌”。

“创新之笔”,奋力着墨,添画党纪学习教育“轮廓”

线上延伸,打造“指尖课堂”。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充分运用新媒体,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地点,依托“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官方平台向流动党员、“三新”党员等流动性强、集中学习难的群体线上分享学习“加油包”。在“人文向化”微信公众号开设《条例》学习专题专栏,通过图画表格等一目了然的形式,方便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增进学习效果,让党纪学习教育从“指尖”流向“心间”。

用活教材,打造“警示课堂”。深化“一刻钟”教育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利用会前15分钟学《条例》、谈心得,使党纪学习教育贯穿平时拓展警示教育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提高教育实效性。充分发挥《条例》学习教育约束作用,做深做实违纪违法案例警示教育“后半篇文章”,以“身边人”“身边事”的“活教材”敲响党员干部警示钟。

拉近距离,打造“移动课堂”。坚持“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掉队”的原则,利用茶余饭后的空闲时间,组织白天外出务工的党员在党群服务点、“围炉暖心屋”等阵地,以“围炉夜话”模式开启党纪学习教育微课堂,共同学习探讨。针对行动不便无法参加组织生活党员,制定“特殊”学习计划,由“田间小喇叭”宣讲团“星火党员”“星火种子”等群体定期送教上门,确保教育“不掉链”。

“实践之笔”,随类赋彩,渲染党纪学习教育“色彩”

在为民服务中收获“群众笑颜”。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将党纪学习教育的“热度”转化为为民服务的“温度”,聚焦群众“微小事”,整合各类资源,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如阜康村党总支聚焦群众关心的健康问题,联合结对单位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镇农技中心党支部邀请区级农业专家为农户、合作社等开展水稻种植技术指导,解决种植难题。

在产业振兴中破解“致富密码”。以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强化“党建+产业”模式,积极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以“家门口”产业激活群众增收致富“动力源”。六滧村党总支以“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搭台+农户参与”产业运营的管理方式,开展“崇明安娜蜜蜜薯”产业化项目试点;北港村党总支依托向芯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瀛北花港”注册商标,采用水仙与水稻轮茬种植模式,不断提升生产效益。

在品牌建设中开出“治理良方”。把党纪学习教育的每项措施转化为促进重点工作的有效举措,在实践中深化理解,锤炼党性。深化“围炉暖心”“一村一品”建设,深挖各村党建特色,围绕产业振兴、基层治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再“升级”,不断提升“围炉暖心”品牌辐射效应,有效打通基层治理难点痛点。如齐南村党总支以退役军人为抓手,为“星火党员”注入新鲜血液;向宏居民区党总支以无物业小区管理为切入点,有效解决社区治理难题。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