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总工会

来源:上海市总工会    发布时间:2023-12-03

今年以来,在市委和全总的领导下,上海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市委和全总的部署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理论武装提升新境界,建功立业汇聚新动能,维权服务彰显新成效,改革创新焕发新活力,党的建设呈现新气象,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不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更加自觉

(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市总工会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原原本本学、交流研讨学、开展联组学、参观实践学、红色寻访学、及时跟进学、带动青年学等,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工会把团结凝聚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广泛开展劳模宣讲、专题讲座、职工主题教育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进园区楼宇、进企业班组、进车间工地,夯实广大职工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广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聚焦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大任务,聚焦知名外企、民营企业、新就业形态,聚焦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基层一线,培育选树先进典型,高质量完成全国和上海市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上海工匠的推荐选树,会同苏浙皖三地工会评选首届“长三角大工匠”。参加全总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获最佳组织奖。试点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组织劳模工匠深入园区、楼宇、企业,开展技术帮扶、技能培训,服务营商环境优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10月底,已建立由828名劳模工匠组成的28支服务队。持续擦亮“劳模工匠进校园”“劳模工匠志愿服务”“百名劳模工匠服务千家企业和校园”等活动品牌,不断增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

(三)深入开展“工”字特色宣传教育活动。实施“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发布16个红色工运场馆、10条寻访路线,引领广大职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工运精神。聚焦产业工人、非公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连续第41年开展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融媒体电台节目《我们读书吧》邀请劳模工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走进直播间,分享读书心得、讲好中国故事,平均每期收听人数达250万人次。举办首届“奋斗有你 最美是你”上海职工文化季,全市65家区局(产业)工会同步推出101个文化项目,有效提高职工群众参与工会文化活动的便捷度。

二、牢牢把握工人运动时代主题,广大职工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充分激发

(一)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围绕落实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职业教育、建功立业等七大重点行动,加强沟通协调,聚焦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资源供给、政策联动,促进产业工人队伍素质、结构、规模与上海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出台12余项政策,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予以引导规范,有力指导了产改工作推进。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拓宽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路径。推动产改工作纳入市委督查,对14个市级职能部门、16个区及相关企业进行专项督查,以督查成效推动改革走向深入。

(二)精心组织高质量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以及城市建设、民生保障、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6大全国引领性劳动竞赛,辐射带动近80个区局产业工会开展重点竞赛631项。与苏浙皖总工会联合开展16项竞赛活动,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着力提升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在新兴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中的参与度,今年以来参加竞赛的非公企业数同比增长超过50%。

(三)大力开展高水平职工创新创造活动。组织开展上海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评选、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上海职工科技节等活动,激励职工参与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推荐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参评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7个成果获奖,获奖数位列全国第一。探索建立职工创新成果孵化转化机制,搭建职工创新成果全链条转化合作平台,有效促进“长三角”职工科创成果转化落地,拍卖项目50个、上线推介项目187个,意向成交额达23.2亿元。推动全市在职劳模普遍建立创新工作室,指导12个新兴产业非公企业劳模工匠建立创新工作室并授牌,命名100个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

三、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广大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增强

(一)多措并举帮扶困难职工。推进工会帮扶与社会救助体系衔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帮扶工作更加精准及时。探索构建低收入岗位监测预警机制,做好低收入群体源头维权和长效解困的早研判、早应对,今年以来将382个低收入岗位纳入监测范围。落实帮扶工作项目化要求,实施船员、骑士、一线困难保安员关爱等18个项目,投入帮扶资金总额1847.5万元,惠及职工3.4万人次。加大对口援助和合作交流支援力度,认领当地困难职工“微心愿”5000个。

(二)多元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全面完成服务职工实事项目,建设改善1512间工间休息室,建成51家职工健身驿站,新建和升级优化70个健康服务点,首次在进博会主场馆设立“职工驿站”。推出“看上海、品上海、爱上海”活动专属线路,建立网上查询预约系统,惠及职工近300万人,整体满意度超95%。组织11.2万名上海职工赴长三角及协作地区疗休养。服务职工“幸福直通车”举办线下活动248场,惠及职工超30万人,产生经济效益逾4500万元。

(三)扎实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属地入会、扫码入会,截至目前,新就业形态实名制会员达72.7万。升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健康体检、互助保障、防寒保暖服务,61.2万人参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互助保障,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增至3383家,增幅超过150%。参与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参与最低工资标准协商,推动发布年度工资指导线,为企业职工工资协商提供参考。深化“安康杯”竞赛,积极融入全市安全生产格局,相关工作得到市委和全总主要领导批示。积极开展“工会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助力职工就业,各级工会共开展线上线下活动211场、服务职工34.5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6998人次。

四、坚决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更加团结统一

(一)建立健全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长效机制。建立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专项工作机制,融入市委政治安全工作框架,切实将劳动领域政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做到实处。逐级签订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责任书,压实各区局产业工会主体责任,巩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前沿阵地。聚焦企业转迁、建会建制薄弱等14个突出风险点,强化劳动关系风险监测、分析、预防和处置。组织开展职工队伍稳定风险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今年共化解群体性劳资纠纷劳动关系矛盾预警和互联网舆情234件。认真做好信访化解工作,持续推进12351服务热线建设,提高办理质效。常态开展职工思想状况调研,动态掌握上海职工队伍的总体状况和变化规律,《近期对上海职工思想心理状况的调研分析报告》专报,被市委批转,并经全总报中共中央。

(二)分类推进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确立以协商恳谈、职代会(联合)会议、建会建制工作联动和全网协商协调为核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推动9家总部在沪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全部建立全网协商协调机制,推动美团(上海)等网约送餐平台企业建立地区总部民主协商制度,促进平台企业规范用工,相关经验得到全总领导肯定并作重要批示。在市属国企全面建立多级职代会,加快推动非公企业建制工作,试点探索区域性、行业性“小二级”工会建制,今年逾45家重点企业完成建制。持续健全完善市、区、街镇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多级联动,充实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议题库。

(三)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立“工会+检察院”公益诉讼、民事起诉协同机制,实现劳动法律监督与民事法律监督的双向赋能。梳理全市339家职工法律援助站点信息,实现工会法律援助阵地对街镇、园区的全覆盖,全年共接待职工法律咨询3万余件、提供“应援尽援”“零门槛”法律援助3.18万件、为职工挽回损失8.79亿元。向1.08万家企业提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优化指导服务,提出整改建议2.45万条,帮助476家企业平稳推进重大改革。根据企业劳资纠纷、建会建制情况,实施定向法律监督,会同劳动关系三方动态调整“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实施定向法律监督106件。

五、扎实推进工会改革创新,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明显增强

(一)深化工会改革,推动工会创新发展。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执行相关程序推选或选举产生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市第十五次工代会代表,以及市总委员、常委,全总执委候选人等。组织全体代表积极参会、认真履职,为中国工会十八大和市第十五次工代会圆满成功贡献智慧力量。以换届为契机,凝聚全会智慧、擘画发展蓝图,明确工会的使命任务是:推动建设与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职工思想引领工程;推动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工人队伍;推动建设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相适应的职工权益维护机制;推动建设与高品质生活需求相适应的职工服务网络;推动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工会组织体系;推动建设与城市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工会工作格局。

(二)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工会组织体系建设。按照“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的原则,形成重点企业建会清单,建立月报告制度,压实建会工作责任,今年以来,成功推进75家重点企业建会。结合区域特点,积极推进在区、街镇层面建立保安、物流、家政、直播等行业工会联合会,目前,全市共有“小二级”工会1191家、覆盖企业6.18万个、参与职工近160万人。大力推广扫码入会,畅通网上入会渠道,目前,实名制会员数达743.6万人,全年新增32万人。落实“县级工会加强年”工作要求,着力推进街镇总工会和“小二级”工会规范化建设。

(三)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工会服务水平。加强组织库、数据库建设,着力提升实名制数据质量,实现真实可靠、实时更新,在全总实名制数据汇聚工作中,上海实名制核验率排名第一。推动工会数据纳入全市数据库管理,向市法人库归集报送3.04万条有效工会法人数据。升级“随申办·工会”服务专栏,上线运行新就业劳动者参保、职工健身驿站、市级机关大病慰问、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一件事”等项目,构筑便捷工会服务。参与“一网通办”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聚焦公共服务“免交用证”、政策服务“免申即享”、工会服务“好差评接入”目标,完成高频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优化。升级上海工会网上服务平台,提升职工活跃度、满意度,惠及职工会员88万人次。

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工会系统党的建设质量持续提升

(一)模范机关建设稳步推进。持续推动落实市总工会创建模范机关三年行动计划,为上海工会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深入开展“双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激发市总机关干部服务职工群众的热情和担当。创新开展“聚奋进力量、创模范机关”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励和引导机关干部奋力投身岗位建功。常态开展“我为职工办实事”“我与职工面对面”“一个支部一件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各级工会组织、工会干部走进工厂车间、走进生产一线,切实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切、最期盼的问题和诉求。市总领导班子成员赴基层开展调研323次、调研单位282家,研究解剖问题192个,形成“破难题,促发展”举措18项。市总机关党组织共开展“一个支部一件实事”活动119次,办好群众身边好事实事73个。

(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向好。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实施市总工会青年人才储备计划,开展新一轮挂职干部选派,全面实施《机关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办法》,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推进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调研活动,组织机关系统干部参加分层分类培训,举办财务、经审、信访、年鉴、统计等专业干部培训班,切实提高工会干部队伍专业能力,为上海工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坚决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放松,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直管单位党建工作汇报、党支部建设专题研究等制度,推动从严治党全面有效落实到工会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紧盯重点对象、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开展监督执纪问责。持续推进市总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排查廉政风险点,修订完善风险防控措施,防止巡视整改问题反弹回潮。深化细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坚持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强化工会财务资产管理、资金统筹和审计监督,为工会工作大局提供服务和保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