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来源: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发布时间:2023-12-03

一、基本情况

上海三中院(知产法院、铁路中院)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于2014年12月28日挂牌成立。在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加挂牌子设立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组建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与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合署办公,形成“三院合一,统一管理”的格局和“审判业务独立,行政党务合署”的运行模式。2019年2月1日,上海破产法庭挂牌成立。目前,法院共有13个内设机构,实有在编干警187人。

上海三中院作为跨行政区划法院,集中管辖行政案件、走私刑事案件、食品药品和环境资源案件、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破产案件等特殊类型案件。上海知产法院管辖专利、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等技术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和著作权、商标等知识产权二审案件。自建院以来,我院的案件数量连年增长,从2015年的收案3013件到2022年的收案12,228件。面对收案持续增长等困难,全院干警攻坚克难、团结协作,实现审判态势整体平稳。二审瑕疵改判发回率为零,一审服判息诉率、审限内结案率和申诉率等反映审判执行质效的主要指标均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

二、自我评价

(一)坚持政治建设引领,扎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在市委主题教育第八巡回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贯通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重点举措,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一是以深学细悟推进理论学习。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读书班、主题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青年干警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研讨会、“三会一课”等形式,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14个重点专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

二是以实事求是推进改革发展。党组班子成员每人负责一项事关法院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分别带队深入中国(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上海政法学院、上海易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单位,走访、调研、座谈25次,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排查难题。聚焦长期未结案件较多、破产衍生诉讼的诉源治理不到位、铁路案件管辖“一案一指定”带来的案件审理周期过长等问题,加强统筹协调,探索有效的解决举措。

三是以刀刃向内推进整改整治。认真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在调研中发现的、代表委员提出的部分案件审限过长等7项问题,通过院庭领导加强业务指导等举措,切实推进整改。对法院成立以来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形成5大类、95项重点内容的一整套规章制度体系,进一步推进法院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立足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持续提升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

坚持不懈抓紧抓实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忠诚履行审判职能,严格公正司法,在持续提升审判质效上狠下功夫,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

一是依法审理一批典型案件。依法妥善审理了全国首例故意避开技术保护措施侵犯医疗设备软件著作权罪案、全国首例涉销售知名网络游戏虚拟道具税收处理行政上诉案、全国首例跨境破产申请承认与执行日本民事再生程序案,以及销售盗版“剧本杀”侵犯著作权罪案、本市首例干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致使检测数据失真刑事案件、涉酶蛋白序列的生物医药类侵犯发明专利权案、恶意抢注“红婵”系列商标行政处罚案、涉“特斯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案等一批典型案件。搀扶倒地老人施救者责任豁免案获光明网评论肯定,并被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小案大道理 时代新风尚”栏目采用,宣扬了明辨是非、见义勇为的社会正能量。

二是精品审判成果丰硕。全国首例走私“洋垃圾”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涉长江水域环境保护的三岔港重整案2件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10件案件入选《人民法院案例选》《中国法院2023年度案例》《中国法院年度案例集成丛书》,涉“龙井茶”地理标志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案、“移动通信终端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权侵权案等3件案件入选全国法院知识产权保护十大案例和50件典型案例,中科建设开发总公司预重整转重整案入选全国十大破产经典案例,上海市奉贤区生态环境局与张某新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入选第二批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2件案件入选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百篇优秀裁判文书”,还有多篇论文、案例、调研成果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全国行政审判优秀业务成果评选活动及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评选中获奖。完成包括中国法学会2023年度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重大研究课题《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管辖规则研究》、上海全面依法治市课题《知识产权强国背景下司法保障科技创新研究——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探索和实践为视角》在内的11个市级以上课题,联合中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民法典的体系化适用》。有2篇信息入选全国法院100篇优秀信息和10篇优秀调研信息,工作经验得到肯定和推广。

三是推进法律适用统一。加强审级制约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中级法院二审有效终审、精准定分止争的职能作用。通过改发案件质量讲评、专项审判业务指导等方式,促进一、二审适法统一工作机制有效运行。发挥集中管辖优势,加强类案规则的研究、梳理和提炼,形成一批审判精要和类案裁判规则。组织召开消费公益诉讼、环资审判、知识产权审判、铁路运输两级法院交流座谈会及疑难法律问题研讨会,就类案疑难问题统一裁判规则。与市检二分院、市检三分院、上海海关缉私局开展调研交流,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统筹推进“法答网”工作,积极组织提问咨询,促进疑难问题法律适用统一。司改案例《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分析研判完善配套保障市三中院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划法院适法统一机制》被市高院《司改专刊》录用,工作经验在全市法院推广。

(三)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工作主线,充分运用法治力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以高水平司法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服务保障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制定《关于贯彻落实〈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司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工作方案》,落实服务保障“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各项措施任务。根据《上海法院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计划6.0版》和《2023年度营商环境工作考核方案》,结合世行最新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制定《关于依法高效办理小微企业案件行动方案》,着力体现小微企业案件高效、低成本、灵活便利的审理理念,推动提振经营主体创业信心,致力依法高效推进小微企业及时出清和挽救保护。针对破产衍生纠纷数量持续居高不下、影响破产案件审理效率的突出问题,探索破产衍生诉讼示范判决机制,加强破产领域的“诉源治理”。完善“三无企业”破产案件的集约办理机制,增设破产快审团队,实现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推进与市消保委合作机制,签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框架协议》,探索推进新时代消费维权的制度化、体系化建设,健全消费者维权与司法保障的良性互动与有效衔接,提升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影响力。

二是着力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继续推进《关于深化建设一流法院服务保障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实施意见(2022-2024)》,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激发创新创造动力。集中宣判一批知识产权典型案件。与市检三分院首次联合发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十大典型案例,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对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涉外技术类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开展深入调研,分析纠纷特点、案件反映的问题,建议建设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信息共享平台,帮助本地企业全面预判自身所面临的涉外技术类知识产权纠纷风险,增强抗风险能力。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座谈交流,完善司法和行政衔接机制,共同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三是着力服务保障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市高院《关于支持和保障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实施细则》及本院《关于支持和保障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实施意见》,立足专业审判,加强与浦东新区司法局、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完善法律服务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品牌效应,支持和保障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南京中院、苏州中院、嘉兴中院共同签署《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协同共建协议》,加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作。推进长三角区域环境资源、破产、知识产权等审判领域的司法协作与交流,发挥走私联席会议、长三角缉私司法协作一体化平台作用,统一长三角走私案件证据收集、审查判断和法律适用标准,共同提升执法司法办案质量。

四是着力服务保障法治上海建设和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助推城市治理现代化。参与行政决策和执法风险研判,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召开涉教育类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情况通报会,进一步提升依法教育行政水平,助力推动和加快教育行政法治建设。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发挥与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协同调处的积极作用,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坚持能动司法理念,积极参与和保障社会治理创新,共发送司法建议书11份,审判白皮书4份,有力推进法治上海建设。公正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案件办理规范化水平。开展跨境破产等涉外审判新领域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和规则指引。

(四)践行司法为民根本宗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增强能动司法、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坚持双赢多赢共赢、坚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等理念,深化为民举措,积极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是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成立专业诉调对接团队,与上海仲裁委员会签署《加强诉讼与仲裁衔接工作机制备忘录》,借助专业化机构、专业化团队,构建新型的全方位、全流程的纠纷解决模式,打通调解、仲裁、诉讼各环节,打造多元解纷“快车道”,促进公正高效化解纠纷。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的沟通协作,与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发布《上海市知识产权诉调对接调解指引及典型案例》,加大实质性对接力度。

二是深入企业回应司法需求。依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障科技创新研究(上海)基地和“法官工作室”,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前沿问题研究和知识产权法治宣传,与涉芯片企业、科创板拟上市企业代表面对面座谈,及时回应科创一线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凌崧法官工作室”赴临港新片区举办“企业专利布局挖掘与风险防范”座谈会,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深入合作,服务科技创新一线企业。选派法官参加“中国版权共享课堂”著作权典型案例公益巡讲。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选派干警赴青浦法院西虹桥(进口博览会)人民法庭知识产权专窗,为国内外参展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咨询服务。

三是加大涉诉信访化解力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市高院提出的“有信必复”工作要求,切实推进“有信必复”工作,把“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做深、做实、做细。严格按照《人民法院办理群众来信工作规定》和相关工作要求,全面落实“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有实质性进展”,为每一件涉诉信访事项构建起“全部门参与、全要素录入、全链条跟踪、全流程监管”的高质量工作闭环。

(五)深化数字改革创新赋能,整体提高审判工作现代化水平

聚焦法院高质量发展,凝聚数字化改革共识,深化场景应用建设,将现代技术融入法院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一是深化数字法院建设。紧紧围绕市高院确定的工作主线,推进“数字法院”建设。其中,“涉外技术类知识产权纠纷重点领域风险预警”成为上海法院首个验收通过的社会治理应用场景,真正发挥审判应用场景数助决策、社会治理作用;“刑事案件缓刑适用中的风险防控与类案监督”场景,通过对“被告人适用缓刑”“辩护人”“法院”等关键信息设置筛选条件,发现全市法院审结的被告人被判处缓刑的刑事案件中,同一委托辩护人参与的案件数量,筛查出可能存在廉政风险的案件,实现在廉政监督管理领域的数字化应用推广。率先研发破产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并投入试运行,创设法院、管理人、债权人、债务人四大用户角色端口,形成全新的集成办案平台,重塑破产案件办理流程,以数字赋能促进破产程序提速增效降费。

二是健全司法责任体系。加强审判管理现代化,完善审判权责清单,进一步强化合议庭办案主体地位,明确法官办案权责边界,防止“参而不审”“形合实独”。巩固院庭长办案常态化机制,发挥院庭长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示范作用。应用上海法院“四类案件”监督管理平台加强审判管理,以“阅核制”为抓手,落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职责,探索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应上未上”倒查机制,严格落实合议庭成员、独任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履职全程留痕和附卷备查制度。

(六)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治院,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从严从实加强对法院队伍的管理监督,着力提升干警素能,以抓铁有痕、踏铁有印的工作作风,推进审判执行工作高效良性运行。

一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制定《关于推进新时代法院队伍建设现代化服务保障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本院业务能手评选工作及参评上海法院业务能手、标兵人选推荐。与上海政法学院签署《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共建合作协议》,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加强知产、破产、涉外等领域紧缺急需审判人才培养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储备。进一步扩展院校交流,与西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院校签约合作,启动调研协作、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开展与人员分类管理相适应的分类分级教育培训,组织开展法官助理遴选面试专题辅导、学术写作、短视频制作等培训,提升干警审判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四责协同”。保持反腐倡廉高压态势,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对“踩红线”的行为“零容忍”。强化警示教育,开展“学思想、强党性、明纪律、守底线”廉政教育月活动,通过学习会议精神、纪律规定、警示录像,强化“不想腐”的廉政自觉。推进“警示教育周”活动,组织机关党委、纪委、纪检委员代表赴浦东新区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制作相关警示教育宣传展板并组织全体干警参观学习。丰富“廉政文化”栏目,及时上传相关案例通报和相关要求,组织开展廉政书画创作活动。两次召开“三个规定”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动员,督促各部门组织填报,定期向院党组报告“三个规定”执行情况。

三是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举办首届以“传薪·同心·创新”为主题的“三味”文化月活动,发挥文化软实力对于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立德树人、凝心聚力的重要功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化活动,为干警搭建才能展示的平台,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的热情。深入打造“三味讲堂”“三味学社”“上知学苑”等法院文化名片,邀请全国、上海审判业务专家及来自人大、复旦、同济等院校专家为全院干警授课。继续推进“健康法院”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团委、妇委会的作用,落实干警体检、疗休养、走访慰问、心理健康疏导等关心关爱措施,组织开展有益身心的健康运动和文化活动,增强法院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