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国资委

来源:上海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19-12-02

市国资委2019年基层评议市级机关自我评价材料

201912月)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上海国资国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完成列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政府重点工作、市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领导小组重点工作的各项任务,上海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全面启动,国资监管效率稳步提高,国企党建工作取得实效,国有经济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较好地促进了上海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10月,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6万亿元,同比增长6.0%,高于中央企业0.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959亿元,同比增长11.2%,高于中央企业3.7个百分点;应交税费总额2210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中央企业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用率10.7%,高于中央企业3.5个百分点。

    一、从严管党治党,党建工作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认真履行国企党建重要责任,推动国资系统党建工作责任不断压实,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市国资委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调研465人次,形成调研报告28份,查找65个问题,整改25个问题,其余均形成工作方案。市国资委持续提升党委中心组学习成效,组织集中学习研讨20余次,与临港集团、东方国际集团、上实集团开展联组学习,研讨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服务保障第二届进博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发挥国资国企主力军作用。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出台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研究讨论前置程序要求指导意见,目前全部市管企业集团和境内上市企业完成“党建入章”,42家市管企业集团和80%的二级企业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全部市管企业集团和90%二级企业落实“前置程序”,70%的企业已出台清晰界定的议事规则。9家市管企业党委完成换届,系统各级企业党组织正常换届达到99.6%制定沪外企业开展党建联建工作指导意见,已在全国华东、华中、西南等重点集中区域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覆盖域外企业7万名党员、4716个党组织,85%的基层党组织开展结对或联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实施百个党建品牌“大创建”、千余业务主题“大考验”、万名书记“大培训”的“百千万”特色工程,举办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做好群团工作,举行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礼赞国企逐梦青春”共青团系列活动,推动广大职工群众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创先争优。积极发挥离退休老干部正能量,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以国资委知联会为平台支持党外人士开展主题教育,做好国资系统统战工作。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关心服务系统院士和高层次专家人才。加强队伍建设会同市委组织部出台加强本市地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符合上海特点的地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培养体系。开展上海国资骐骥人才储备计划,吸引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8高校1万余名毕业生积极应聘。实施百名年轻干部使用培养计划,开展第一批企业间干部挂职交流,落实“五个一批”优秀年轻干部交流任职,推荐16名年轻干部参加市长咨询会成员单位海外总部实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出台市国资委系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四责协同”责任清单,明确市国资委党政领导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分工,落实35项工作69条具体措施。完成对监管企业集团巡视全覆盖,其中10家企业集团扎实推进巡视整改落实落地。制定出台关于市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党委建立健全巡察制度的指导意见,推动监管企业党委承担巡察工作主体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同时组织对科创投集团开展巡察工作。

二、加强顶层设计,改革系统性可操作性明显增强

聚焦改革重点难点,制定上海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绘就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蓝图。完成改革顶层设计。上海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获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批复,包括完善国资管理体制、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等7个方面26条改革举措,并分解到各年度、分工到各相关委办。细化改革任务举措。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制定实施上海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行动计划,明确2022年上海国资国企“上海国资国发展目标(即10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世界500强企业或全球行业领军者;10家左右国内服务效率和保障能力居前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有机平衡的功能保障企业;一套适应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符合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现代国资国企管理制度体系),形成党建、改革、发展、监管等6个方面20项举措、30个改革方案。重视发挥市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协调作用(新增上海国际集团、上海国盛集团、市工商联等为成员单位),市国资委成立改革专班,具体落实领导小组工作要求。推动计划贯彻落实。坚持谋划与落实同步推进,在科创投集团、上海建科集团、绿地集团、长江联合集团等企业加快实施国资布局、产业整合、整体上市、企业领导人员管理30余个改革项目。调动企业集团改革主动性积极性,推动企业集团建立综改试验工作专班,对照综改方案和行动计划制定三年改革计划并形成任务清单,委托监管单位和区国资委形成改革目标和举措。

三、狠抓任务落地,国有企业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

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法治化导向,加快落实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切实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加快联合重组和系统整合。完成申能集团与上海电缆所、联和投资公司与上海信投等48家企业集团联合重组,上海投资咨询公司由市发改委划转至市国资委监管,一批企业重组或整合方案经市政府专题会议讨论通过。截至10月底,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总数为42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推进企业集团整体或核心资产上市。加快推动上海农商银行IPO海通恒信H股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券商系融资租赁公司。东方创业、国泰君安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融资或注入资产497亿元。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工作,确定9家首批员工持股试点企业名单,8家企业完成首期出资入股。截至10月底,本市地方国有企业所属8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国有股市值1.11万亿元。举行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政府深化合作共同推进国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市属国企与央企在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签署了11个项目,签约合作金额超过1700亿元。联合工商联召开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合作座谈会,纾困基金签约规模49亿元,为全筑装饰、美年健康等民营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专项改革取得突破。上海医药、海立集团2户企业增补进入全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名单,上海成为“双百行动”户数最多的地区。9“双百企业”中,燃气集团完成上海燃气和原燃气集团分立,实现专业化整合。云赛智联、东方创业在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型、外向型“双百企业”现场交流会上进行交流发言,黄浦区老凤祥股权处置历史遗留问题经验做法由国务院国资委向全国宣传推广。制定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退休人员人事档案集中移交和管理的模式

四、服务重大战略,发挥国资国企主力军作用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国家和本市重大战略,主动参与落实“三大任务”、服务“一大平台”的工作。参与自贸区新片区建设。市国资委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搭建市属国企新片区发展合作联盟,整合资源共同发展。市属国企积极对接新片区总体方案,举行“走进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对接交流会”,签署13个项目合作协议。临港集团在新片区开发建设中实施“产出为纲、功能为要、形态为先”的发展策略,把吸引国际总部、集聚国际人才、建设国际社区作为体现功能创新的重要标志,加快培育国际业务。浦发银行成立自贸区新片区分行,创新金融服务。中国太保组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公司”,组建专业团队助力新片区建设。参与科创板与注册制。全力推进一批符合国家战略、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系统企业投资参股的首批4家科技创新公司市场表现亮眼,第二批企业正在抓紧做好上市各项准备。国泰君安积极服务科创板建设,8家保荐项目被上交所受理。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沪苏浙皖国资国企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召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接交流会(大丰专场)”,推动沪苏两地国企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共同打造沪苏共建园区。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上海银行南京分行等签订合作协议,上港集团与浙江海港集团合作开发小洋山,上汽集团浦口基地纯电动乘用车生产线建成投产,上海电气投资安徽5座秸秆电厂全部建成,申能集团淮北平山电厂二期开工建设,久事集团启动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工程。据初步统计,截至10月底,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在长三角地区新增重大投资项目60余个;在长三角地区共有1026户企业,资产总量为7324亿元,营业总收3211亿元,净利润136亿元,从业人数9.6万人。积极服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高效率高品质服务保障进博会,采购商企业注册登记1762家,专业观众3万余人,14家企业集团集中签约,市属企业采购金额29.1亿美元。东方国际集团建设国内开放程度最高的海关监管B型保税仓库,实现保税延展和跨境电商功能。

五、优化国资布局,推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发挥国资国企服务国家和本市战略发展的作用,实现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品牌、品质能级提升,企业、行业转型升级。加强规划和主业管理。开展企业三年行动规划的编制工作,启动“十四五”时期上海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专题研究。形成5家金融企业主业目录。把握创新发展新要求,推进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发展、重组整合、清理退出“三个一批”292个项目(创新发展一批76个,重组整合一批81个,清理退出一批135个)打响上海“四大品牌”。市国资委出台推进本市国有企业振兴老字号品牌的17条措施,建立考核引逼、劣势退出、存量盘活等机制9家企业集团制定57个振兴老字号品牌“一品一策一方案”。联合市商务委举办重振老字号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推广老字号企业的经验做法。编写《追求卓越——上海国资国企品牌建设巡礼》,宣传推广160个国资国企品牌建设成功案例。加快推进老字号品牌进机场、进商场,上海联交所建立品牌交易专区。上海建工在金山枫泾建设长三角老字号品牌路演中心,集众创路演、文创演艺、资讯展示为一体。百联集团在中百一店设立上海老字号品牌展示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国资收益支持创新项目的管理方式,下放部分重大调整事项的管理权限,赋予企业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系统企业71个项目荣获201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25家企业投入的424.8亿元创新研发等费用视同考核利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成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引,研究制定事前约定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权益归属的试点方案。建工集团、上药杏灵、联影医疗获上海市知识产权创新奖运用奖、保护奖和创造奖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完善系统金融企业和实体企业对接运作机制,推动市管商业银行形成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服务区属企业、民营企业的力度。推进实体企业围绕主业布局金融资源,充分发挥金融企业和产业需求的协同作用,以融促产。推动金融开放项目落地,提升金融国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六、健全法人治理,长效约束激励机制不断完善

加快建立“赋能赋权、激励约束、增效减压”三大动力机制,充分释放独立市场主体的内生活力、发展动力和市场竞争力。法人治理赋能赋权初步形成公司治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公司治理,明确制度体系、绩效评价、专业支撑和协同机制等4个方面11项重点工作,制订外部董事相关工作的管理流程。修订完善市管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主席和专职监事履职目录,优化监事履职事中事后监督重点,细化监督要求,形成外部董事履职评价办法、外派监事履职评价办法。完成11家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任期综合考核评价,并试行了4家企业10位外部董事、专职监事的年度任期评价。选任37家企业集团干部184人次,选派外部董事监事19人。健全长效激励约束。出台《关于本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推进股权激励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85%的市场竞争类企业形成长效激励整体推进工作方案,华建集团、上海电气率先在集团层面实施上市公司股票激励计划,涉及员工逾2500人。截至目前,累计实施股权激励项目75例。制发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实施办法服务企业增效减压。在全系统1.4万个基层党组织、20万名党员和130万干部职工中开展大讨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确立了“牢记使命、深化改革、守正创新、服务发展”的上海国资国企核心价值理念。国资委机关建立“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超时默认制、责任追究制”高效服务企业五大机制强化正向激励,研究制定关于激励上海地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担当作为实行容错纠错的实施办法,激励企业领导人员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主动担当、敢于突破。

七、提升监管能级,国资监管科学水平不断提升

改进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监管效能不断提高。完善监管体制机制。根据企业实际,立足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将企业分类调整为“市场竞争类、金融服务类、功能保障类”。对国资监管文件进行全面梳理,形成并制发监管文件对金融企业的适用性目录,推动金融企业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内控管理体系。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开展进一步深化本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课题研究。优化监管方式。组建市国资委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稽查事务中心)、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和市国有资产信息中心,制定出台10余项制度性文件,覆盖法治、投资、产权、评估、财务等各项管理。细化落实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完善投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防范投资风险。深化产权管理职能方式转变,制定产权登记管理细则和操作指南。市国资委、市工商局实现产权登记联动监管,今年以来产权登记量同比增长16.04%,提高产权登记及时性。完善数据治理管控体系,制订数据治理工作管理办法、数据标准管理实施细则、数据质量管理实施细则以及《上海市国资委数据标准V1.0》。完成6家企业集团、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37家企业668个问题整改销号。完成对投资并购、资产减值财务核销的专项审计监督。推动企业完善内审工作机制,落实主要领导分管审计工作制度。完成上港集团等16个评估项目备案,评估增值率61.03%严控风险提高回报。聚焦投资、资金、主业、境外、金融、安全生产及稳定等七类风险,全面排查重大风险隐患。加强企业资产负债监测管控,470家特别管控子企业纳入监测平台。全面推进法治国企建设,完成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实施意见修订,与市高院建立情况沟通、风险提示、案例共享等五项机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约15亿元。完善金融企业重大风险报告制度,分类梳理风险领域和行业,编制金融风险信息汇编。加强对金融风险事件的动态跟踪,做好相关协调处置工作。构建国资监管一盘棋。推动浦东新区等7个区修订完成区管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制度改革意见,完成16个区和7个市有关部门管理企业2019-2021年薪酬标准调整工作。浦东新区政府与市国资委签订支持浦东新区构建更具吸引力的创新生态合作协议,浦东科创母基金正式设立运营,聚焦中国芯”“创新药”等重点产业,创新“产业+基地+基金”投招联动新模式,形成总规模200亿左右子基金群。静安区国资委完成信息系统的首期建设,实现全面预算线上编制。徐汇区国资委全力推进央视长三角总部入驻西岸传媒港。长宁区国资委充分发挥国企在养老服务、社区商业等区域民生保障领域主力军作用。闵行区国资委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整体方案一次性审批。金山区国资委指导七家老字号企业制定“一品一策一方案”。松江区国资委出台区管国有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办法,研究制订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指引。世纪出版集团等3文化国有企业在全国首创以黄金一股为代表的特殊管理股制度,澎拜新闻网入股趣头条青年实业集团以回归主责主业为目标启动转型。

八、履行社会责任,营造国企改革发展良好氛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社会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强化国企社会责任。组织系统企业落实东西部对口帮扶、援藏援疆援黔、大连对口合作等工作。39家企业集团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中国太保“防贫保”助推脱贫共建模式获颁“推脱贫共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保险项目。协调解决市属国企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涉及的各类问题完成13家市属国企所属21个地块29.4万平方米土地征收工作,整治各类出租场所隐患3500余项。2019为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各类岗位1700广泛吸纳本地劳动力解决特殊人群就业托底,支持企业创建高技能培养基地。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宣传上海市国资国企区域综改情况,凝聚全社会支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力量;联合解放日报社开展“与共和国同行,上海国企奋进在路上”主题活动,联合新华社上海分社开展“题活动,对话上海国企领导”全媒体大型访谈,讲好上海国资国企故事,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主流媒体总计报道数量930余篇制发市国资委系统意识形态领域事件和重大决策网络舆情应对处置预案,截至10月底,共形成114期《舆情日报》,监测各类信息1100条。维护安全稳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指导意见,开展全覆盖责任制签约,建立系统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紧盯防汛防台、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城市运营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啄木鸟行动和系统企业交互检查活动。全力配合主管部门开展建筑施工等领域风险控制研究。探索实施领导包案、政企联动等方式,化解缓解交运集团宏森汽车客户维权等91件突出信访矛盾,确保了全国“两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二届进博会等重要节点安全和稳定。20191-10月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9.73%,初信初访同比下降17.47%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