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

发布时间:2018-12-06

市残联2018年基层评议市级机关上报材料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于1988年,是国家法律确认、上海市政府批准的由残疾人及其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的人民团体,是上海市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市残联具有代表、服务、管理三种职能,代表残疾人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团结帮助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管理和发展残疾人事业。

第二部分 履职情况

2018年,市残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十九大精神,坚决贯彻中国残联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残疾人小康实施意见,召开市残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全市各级残联继往开来站上新的起点;完成上海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阶段性任务,残疾人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广大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为促进城市文明进步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 优化营商环境的情况

围绕市委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执行2017年《上海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在去年降低企业征收比例、扩大小微企业免征范围、不同用人规模企业差别征收的基础上,今年5月,配合市财政局出台《关于实施〈上海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高于上一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2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据测算,此项措施减免本市用人单位约5亿元残保金。

二、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情况

1.持续深化残联组织改革。落实中央和市委深化群团改革的要求,把为残疾人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作为根本任务,把团结带领残疾人成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权益、夯实基层作为工作主线,持续深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持续深入深耕基层、扩大覆盖,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工作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把残联建设成为党和政府信任、残疾人群众信赖的“残疾人之家”。以全市街镇、区、市本级残联换届为契机,完善领导班子专兼配备,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落实主席团委员、代表大会代表中残疾人、基层一线人员比例要求,吸纳更多优秀残疾人到组织中来;夯实基层残联组织,175个街镇建立残联,130个街镇成立残疾人专门协会;加强基层工作力量配备,落实社区服务部门负责人兼任街镇残联理事长,各区、街镇社工队伍为残疾人事业提供人才支撑。

2.加快推进残疾人共享更高水平小康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2018年,立足残疾人工作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地位不相适应、工作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深入推进残疾人小康实施意见和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落地,完善健全残疾人小康进程监测机制,与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合作,从9个区192个居(村)委抽选1010个样本户,对“38+3”囊括国家指标又体现区域特色指标,开展动态监测,逐步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差距、城乡残疾人之间差距,加快残疾人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目标的步伐。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并提出短板和瓶颈的应对措施,确保残疾人更高水平小康如期实现。

3.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残疾康复服务。2018年全市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残疾人 12余万人,占有需求的90%以上。研究制订《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加强矫形鞋适配监管,研究完善肢体残疾人矫形鞋适配政策。推动带棚残疾人机动车轮椅车置换工作,7款电动(机动)轮椅车进入《上海市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产品目录》。协调推进虹口区创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工作,指导实施重点干预项目,探索创新残疾预防工作模式。提高本市残疾人居家养护服务和0~1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补贴标准。市养志康复医院通过评审,成为本市首家高等院校附属康复医院,作为本市“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的二期扩建工程有序推进。

4.有效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市政府《关于全面建立本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截至11月,本市16个区享受“两项补贴”的残疾人28万,其中: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8万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近20万人。发放资金7亿,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6亿,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4亿。

三、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情况

1.加强民生保障。持续推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兜住底、补短板、保基本、全覆盖”目标,落实各项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实施城乡重度残疾人生活保障、城乡基本居民社会保险补贴、门急诊和住院大病救助,给予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参加成人学历教育的残疾人学费补贴。普惠加特惠、一般加特殊的保障制度优势更加显现,残疾人交通补贴惠及30余万人,元旦春节走访、帮扶救助12余万困难残疾人,支出资金6600余万元。

2.促进就业增收。新增残疾人就业4000余人。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走访登记失业残疾人2200名,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116场,实名制纳入年度培训计划2885人,帮助实现就业399人。持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专项招录残疾人,市区公务员单位录用残疾人9名。应届大学生毕业当年实现就业98人。建立258家扶残涉农经济组织,帮扶近近8000名农村困难残疾人劳动增收。推进“阳光基地”转制,研究制订加强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管理办法。开展残疾青年创客空间项目,7名残疾人创业者注册企业或申办社会组织,孵化率77.78%。

3.推动教育优先。续实施基础教育阶段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政策,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8%以上。建立2个市级特殊职业教育办学点、16个区级特殊职业教育办学点,设置9个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深化医教结合,健全特殊教育评估中心,指导学校根据评估安置残疾学生,科学安排课程,提供个别化教育、康复训练、必要的辅助器具和特殊教具学具。完善残疾人考试辅助服务举措,为参加高考或中考的残疾人考生提供盲文试卷、单设考场等便利,68名残疾考生被高校录取,709名残疾人就读上海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

4.宣传文化丰富多彩。开展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主题的第28次“全国助残日”和“上海助残周”活动,市领导出席主会场活动、视察上海图书馆无障碍环境建设,并与残疾人及各界代表座谈;联合上广990公益报时、新民晚报、文汇报等20多家媒体和网站报道助残活动。加快“上海残联”微信公众号建设,开设“微发布”“微能量”“微服务”栏目,吸引近万人关注,并整合区残联微信公众号组成全市残联新媒体矩阵。举办“同一片阳光,同一个梦想”——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成立30周年文艺演出。组织“阅读修身”系列残疾人读书活动、“我与残联”征文作品诵读大赛、“我爱汉语”知识竞赛等,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组织18家商业影院放映无障碍电影162场,残疾人观影1.8万人次;社区阳光院线建立无障碍放映点185个,无障碍电影送到残疾人身边。举办“爱耳日”公益音乐会、“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活动。

5.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残疾人竞技体育多点开花,组队参加轮椅击剑、自行车比赛等全国残疾人单项体育赛事。上海轮椅冰壶队、聋人篮球女队通过预选赛,获得全运会参赛资格。上海男女队在全国坐式排球锦标赛上双双夺冠。应邀组队参加英国马拉松赛、瑞士田径大奖赛、波兰轮椅击剑世界杯、荷兰坐式排球世锦赛、格鲁吉亚轮椅击剑世锦赛、波哥大残奥举重美洲公开锦标赛等国际赛事。20名残疾人运动员在第3届亚州残运会夺得坐式排球、轮椅击剑、田径等3大项17枚金牌、6枚银牌和9枚铜牌。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170多个体育自强健身点发挥作用,80%残疾人参加社区体育活动。残疾人群众体育纳入市民运动会、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上海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参加特奥运动会等全国性残疾人群众体育赛事并取得成绩。

6.无障碍建设持续推进。完成《〈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上海市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会同建设管理部门调研听取意见。梳理交通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开展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交通标志及交通信息无障碍设施等督导,推动增设、改造和建设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工具及站点、居住小区、停车场(库)等无障碍设施。研究升级残疾人家庭精准化无障碍改造工作,为残疾人家庭提供安全、实用、个性化的无障碍设施。开展“助聋导医手语服务”调研,会同医疗机构,探索符合本市实际的助聋就医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模式。开通“12345”市民热线手语视频服务个人PC服务。推进本市政府网站全网无障碍工作,50余家市级政府门户网站完成全网无障碍改造,完成70%的改造数量,实现中期目标。

7.维权服务更加完善。推动残疾人法律服务延伸到基层,构建市、区、街镇(乡)三级法律服务网络,法制教育贯穿法律服务全过程,就近为残疾人提供及时便利的法律服务。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强化分级分责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机制,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关心困难残疾人生活,切实为残疾人解决问题,确保信访矛盾有效化解。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法律援助品牌活动,加强对残疾人法律援助供给力度。接待来访来电邮件9300余批/件/次,同比下降4.9%;办理上级及部门转办件72件,同比下降46.3%。“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接听来电3000余个,生成工单3200余件,办理效率进一步提高。

8.推进智慧助残服务。研究制订“全市通办”流程,对社区受理及残联业务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按时实现残联业务社区受理事项“全市通办”。推进落实残疾人居家养护服务申请等12项残联业务“一网通办”,平台上线6项,计划年底全部上线。运用“互联网+”服务理念和信息化手段开展信息数据采集与分析,推进动态更新工作常态化管理,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登记52.59万人,信息采集入户率96.23%。注重数据分析,发挥大数据决策支持功能,推进动态更新数据成果转化。根据中国残联第三代残疾人证(智能化)试点要求,研究残疾人证功能定位、服务内容等要件,为2019年全面推行第三代残疾人证(智能化)核发奠定基础。

9.推动各界参与残疾人事业。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接收和办结21件,办理结果“解决采纳”占81.82%。与党外人士座谈交流,研讨消除无障碍建设中的“认识障碍”,促进本市无障碍环境制度建设。推进政府购买助残服务,完善购买助残服务项目目录,购买助残服务项目逾400个,弥补基本公共服务难以覆盖而残疾人迫切需要的个性化需求。招募助残志愿者,加强注册管理,完善服务平台,推动“智力助残”、“希望之家”等志愿服务扩大社会影响力。评选表彰19名“上海市自强模范”、60名“上海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30个“上海市残疾人之家”、20名“上海市残疾人先进个人”、40个“上海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30名“上海市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模范典型,激励残疾人自强不息,勉励残疾人工作者实现新作为。

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贯穿全年的首要政治任务,纳入“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中心组和中心组(扩大)学习、“三会一课”主要内容,为帮助党员干部全面领会、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邀请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冯小敏同志宣讲;机关党委向支部发放《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二卷》、《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等学习资料;党组注重发挥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讲党课、主题宣讲等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的不断深化,确保党员干部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开展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学习实践活动。明确1+3学习体系,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党支部党课和政治必修课,组织党员原原本本学习十九大报告和党章,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等瞻仰一大会址时的讲话精神,邀请市委党校老师、市纪委监委驻市民政局纪检组领导进行十九大精神宣讲和从严治党讲课。组织干部党员参加各类培训、轮训。结合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专题组织生活会;结合机关党委和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通过座谈会和谈心谈话,倾听党员、群众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结合年初开展的“四评议”活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每位党员对标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标党章和入党誓言、对照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找差距,进行党性分析。落实党员思想情况分析报告制度,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指导党支部做好党员思想工作。支持机关党委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积极发挥作用。

3.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活动。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要求,党员干部坚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向基层学习、拜群众为师,深入到田间地头,迈入企事业单位,走入残疾人家庭,倾听呼声,体察情绪,感受疾苦,总结经验,吸取智慧。党组理事会领导高度重视,率先垂范,机关党员干部参与度达100%,完成对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残疾人专门协会、基层社区、残疾人及其家庭等五大类别322个对象的调研,覆盖率达100%。开展120次“四不两直”式调研,摸清底数,摸准实情。发现问题279个,收集各类意见建议422条。经梳理和归纳,归集为21个方面103个问题和25个方面65条建议。同时,梳理残疾人纳入长护险制度特殊政策研究、助聋就医、无障碍环境建设等12个难度大、关注度高、一时难以解决的复杂重大问题,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单位,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找出解决办法,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在推进问题解决上,既关注涉及面广、群众呼声高的问题,又不疏忽个例问题,做到点面结合;既广泛开展调研,又发挥专业职能推进解决,做到广专结合;既敢于担当解决好分内问题,又对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复杂重大问题,跨前一步,主动沟通,做到内外结合。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全体党员干部提升了工作能力,转变了工作作风,为进一步深化群团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1.强化党风廉政和纪律教育。按照中央和市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加强廉政教育和纪律教育,把党章和党纪党规学习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认真组织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十一届市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文件精神,深刻领会中央、市委关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最新指示精神。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加党风廉政建设报告会等形式,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坚持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注重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结合个别事业单位发生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查处,及时召开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大会,通过以案讲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大家深刻吸取教训,自觉以案为戒。对于平时发现和掌握的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纪律方面的问题,及时约谈提醒,督促纠正和整改,促使党员干部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2.加大党内监督力度。按照“四责协同”合力运行的责任落实体系要求,落实各级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通过定期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项目书,逐级逐个查找廉政风险点,加强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项目落实的督查,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对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章党规执行情况等督促检查,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强化内部监督,加大审计、内控力度,强化风险防控,切实规范约束权力运行。根据中央和市委要求,在纪检组的具体指导下,开展了巡察调研,对体训中心和辅具中心进行巡察调研,突出政治体检,着力解决问题。协助纪检组调查处理2件举报及巡视移交件。

3.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精神,扎实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坚持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以党支部(总支)为单位,定期开展纠“四风”专题教育,紧盯“四风”问题隐形变异新动向,深入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认真治理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采取过硬措施,坚决加以整改。2018年市残联机关和直属单位未发现违反“四风”问题。

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情况

1.加大履职能力培养。班子成员主动报名参加领导干部选学、研修,带头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带动良好学风的形成。组织党史、群众工作、民生保障、依法治国、社会治理等专题讲座,帮助干部提高改革创新、依法执政、群众工作、狠抓落实的实践本领。安排机关和事业单位提任领导干部参加任职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市委组织部、市级机关工委和市委党校举办的在线学习、知识与创新论坛、网上全员宪法知识考试、双休日专题讲座等培训。关注机关干部思想动态,召开市残联2013-2017年度任职公务员思想交流座谈会,组织中青年干部“传承革命精神 牢记使命担当”党性教育专题培训,引导他们传承古田会议精神,激励青年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2.注重干部合理配备。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积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五湖四海挑选热爱残疾人工作的人员充实干部队伍,先后从市残工委成员单位、区等交流引进干部,军转安置伤残军人,公务员招录年轻干部。按人岗相适、以岗择人原则选人用人,让优秀干部在谋事干事中脱颖而出,提任10名处级领导干部。把多岗位培养干部与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选派干部在事业单位之间交流任职。大力培养残疾人干部,在承接残代会选举、专门协会管理、信访接待等重大工作、重要岗位中锻炼培养残疾人干部。

3.加强日常管理监督。按照“四必”要求,严把档案审核关,逐卷逐页审核拟提任领导干部、新录用公务员、交流或军转新进残联工作人员“三龄二历一身份”,如实填写《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登记表》。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申报、核查工作,核查有问题干部如实汇报情况,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做好提醒和批评教育,“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管理常态。加强领导干部出国(境)审批备案管理,动态调整备案人员信息,严把因私出国(境)报批手续。开展超职数配备干部专项整治落实情况的自查自纠,完成2014年以来超职数配备干部的消化任务。规范在职和退休领导干部社会组织兼职的审批流程,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社会组织兼职不取酬要求。

第三部分 自我评价

2018年,市残联按照中央、中国残联和市委、市政府对群团改革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责,发挥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作用。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还任重道远,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还需稳步提高,残疾人生存和发展所需公共服务特殊性更为显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比较突出,我们将积极谋划,主动应对,努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上海智慧,提供上海经验。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