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胡光村: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提升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松江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10-17

(上海基层党建网)    今年以来,松江区泖港镇胡光村党总支以垃圾分类、拆违章搭建、局部打造提升和民生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四抓”原则,探索出一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新路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泖港落地生根保驾护航。

抓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增强“影响力”

胡光村党总支着力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把泖港镇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落到实处。组织引领,为环境长远发展筑牢堡垒。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目标任务,坚持党总支书记负总责,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队伍引领,凝聚党员志愿者合力。党总支团结凝聚在职党员、退休党员、老干部等,组成党员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宣传员、示范员、指导员”的作用。思想引领,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以开展“党员活动日”为抓手,大力开展“清网行动”“垃圾分类、党员先行”“我分类、我骄傲”“小手牵大手”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彻底清理宅前屋后、道路沿线、河道沟渠及其它卫生死角,以实际行动改善农村环境现状。

抓垃圾分类,创新机制增强“渗透力”

胡光村党总支以问题为导向,让垃圾分类深入民心、成为习惯、成为时尚。优化硬件,让垃圾分类“亮”起来。在开展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党总支按照新标准把原本破旧的干湿垃圾桶进行了统一更换,为了更好地辨认和管理每家每户的垃圾桶,在桶上贴上了门牌号,亮明身份。巾帼先行,让垃圾分类“活”起来。组建一支由妇女同志组成的自治团队——“凌燕”健身团队,她们自编自导自演,以沪剧、说唱、舞蹈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垃圾分类工作在村里“活”起来。全民参与,让垃圾分类“纯”起来。党总支通过转变垃圾房管理模式,实现垃圾房专管专用;通过提高村民分类投放意识,转变对垃圾桶的认知;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指导、培训、监督,转变垃圾投放观念。

抓长效管理,夯实责任增强“执行力”

胡光村党总支以党建引领下的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筑牢工作基础。高标准实现生态补偿。为了真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党总支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方式,制定了《生态补偿方案》。硬措施推进考核奖励。党总支充分运用考核“指挥棒”,制定考核奖励措施,调动村民积极性。由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村干部等组成考核小组,对每户、每个村民小组进行打分评比,兑现考核奖励。软约束培养文明习惯。党总支依托2018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契机,发动全体村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对环境卫生、杜绝违章搭建、垃圾分类等做出制度性规定,约束规范村民行为,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培养村民文明生活习惯。

抓民生普惠,营造宜居增强“支撑力”

胡光村党总支将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触角延伸至服务功能,搭建起家门口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党群服务功能。聚焦“教育、管理、服务”三大内容,积极开拓党群服务“微阵地”,设置党代表接待、党员风采展示、服务项目公示等功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生活服务功能。通过自下而上的议题形成机制,针对胡光村党总支老年人多等现状,将破旧的老胡光学校改建成集休息、用餐、文娱、健身等为一体的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并为有需求的高龄老年人提供便民送餐服务,辐射周边村,切实为村民提供方便。打造文体服务功能。整合老年活动室、文体综合室、农家书屋、健身广场等文体资源,组织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社区文体活动,如培训讲座活动、各类健身活动等,努力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下阶段,胡光村党总支还将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共建美丽家园。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打造农耕文化,开辟农耕文化阵地,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打造农民的精神家园,让农村成为更加文明、宜居的农村,真正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泖港落地生根。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