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赵桥村:基层党建高质量 乡村振兴绘宏图

来源:浦东新区    发布时间:2019-05-15

(上海基层党建网)    赵桥村位于浦东新区大团镇西北首,全村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共有23个村民小组,1700家农户,户籍人口3751人,常住人口4150人。村域内水道纵横,桃树成林,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一村一品(水蜜桃)示范村、全国无邪教示范村、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五好”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1557841507273.jpg

新时代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近年来,大团镇赵桥村坚持以基层党建高质量引领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突出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努力在探索实践中勾画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大笔书写“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篇章。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让经济“旺”起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赵桥村产业导向明确,坚持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积极构建“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确立“以桃强村”的发展思路。水蜜桃产值占全村经济作物产值的97以上,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科技驱动、品牌化发展等手段推动桃经济发展,并克服蜜桃季节性因素制约,发展桃子衍生品加工产业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桃产业己形成一定规模效应,村内现有落户企业、农业合作社共计22家,全年经济总值约3000万元。建立“田间党建联盟”。为进一步发挥区域化党建资源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优势,赵桥村党总支深化原有的“田间教室”党建服务点为“田间党建联盟”。建立桃产业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形成桃花、桃果、桃木、桃叶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农户提供农业知识培训、技能传授以及 “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等服务,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的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合作共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内现有海上桃花源、明代古庵唐家庵、农耕体验园、绿恒水果园、特色民宿等多处旅游资源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同时,赵桥村逐步构建“一心一带四区”的乡村旅游空间格局,以公共服务中心为核心,以滨水游憩带串联带动农业种植区、乡村游乐区、生态人居区、桃产业孵化区四大区块发展。

1557841544158.jpg

党建引领环境提升,让生态“美”起来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环境基础。赵桥村农村资源丰富,农村业态多样,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赵桥村把握特点、突出优势,打好“组合拳”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深化党建厚植生态理念。通过党员大会宣传、党建服务点讨论、组织“村民自治”行动等一系列举措,倡导“农民家园农民管、美丽乡村大家创”的理念,引导村民树立环保理念,共同维护村庄环境。依托党建服务点定期召开意见征询会,听取百姓民声民意,收集好的想法和点子。提升党员党组织服务生态环境力量。在美丽庭院和“无五违”创建工作中,实行“支部领创、党员双带”先锋工程,由支部认领创建,党员包片联户、划分责任区。发动党员组建“美丽庭院服务队”“卫生巡逻小分队”“违建督查小分队”等,着力打造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工作格局。推进中心村和特色民宿建设。为疏导农民的合理建房需求,进一步集约利用土地、改善村民的整体居住环境,赵桥村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建成集中居住的中心村。中心村内设施齐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形成了介于城镇与农村之间的准城镇化新型居住形态。同时,赵桥村努力推进民宿项目,鼓励村民建设各种风格迥异的农民住房。

党建引领思想建设,让乡风“淳”起来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赵桥村始终注重文明新风的培育,提升村民的整体素质,大力营造文明祥和的乡村氛围。以思想为根本,传扬先进典型。根据镇党委的主题安排,每月举办党建“双日”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为农村党员精神上“补钙”、思想上“充电”、工作上“加油”。建立道德讲堂,在各个党建服务点,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让老好人、优秀党员走上讲台,与村民分享正能量故事注重先进典型选树,激励引导村民自觉看齐、共倡新风。以文化为纽带,传承民俗文化。开辟移风易俗文化墙,将积极向上、尊老爱幼等方面的家训格言绘成图文并茂的文化墙,让村民感受到文明之风的熏陶。打造桃文化展示厅、农耕陈列馆和土灶展览馆,宣传桃文化、农耕文化和土灶文化。借助合作社、民宿等平台,推介乡村传统民宿和民间手工艺,个性化展示乡村本土文化。以融媒体为载体,传播社会正能量。依托远程教育平台,让党员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建立桃香广播站、“美丽乡村赵桥村”官方微信公众号,宣传区委、镇党委重点工作,发布好人好事、道德模范事迹,引导广大群众讲文明、讲道德、树新风。在村党建服务站内,利用信息化设备实时公布党员积分,鼓励党员积极发挥作用,做出表率。

党建引领机制创新,让治理“活”起来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赵桥村积极探索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完善一部章程。赵桥村不断完善《赵桥村村民自治章程及实施细则》,大到征地安置,小至村民生病慰问等事宜都作了具体规定,让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做得到。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通过公开选举,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依法依规对村务公开、财务收支等情况进行监督,特别是对中心村建设、民宿建设等重点项目进度和质量进行全程监督。自创一个工作法。赵桥村自创“五会七步”工作法,通过村理事会“提”事、班子会“议”事、党员代表议事会“谋”事、村民代表参事会“定”事、村监会“评”事,实现村民自治共治、机制共建共享,将权力运行落到明处,充分调动村民的自治能力,有力推动了“五违四必”整治、河道整治、美丽庭院建设等重点工作的开展。建立一个15分钟党建服务圈。结合新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工作要求,在做实家门口服务提供提质增能基础上,探索形成15分钟党建服务圈。按照村域内人口的实际分布情况,每名党员定点联系一定数量的群众并定期开展走访服务,形成15分钟距离以内的服务圈。今年已走访联系256户家庭,处置234项民生难题,问题解决率达95

党建引领农民进步,让生活“富”起来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民生目标。赵桥村始终坚持关注各类群体,致力于帮助村民提高致富能力、拓宽致富渠道,实现共同富裕。培育新型“三农”人才队伍。赵桥村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大幅度增加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同时,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探索不同模式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实现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构建“党群共富联合体”。赵桥村深化“书记+”、“支部+“党员骨干+”的做法,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党群共富联合体”创建活动以党员创业大户或村组党员干部为带头人,以资金、技术、项目、劳动力为纽带,与农户结成创业联合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织密民生服务保障网。重点关注低保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贫家庭、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等,通过“15分钟党建服务圈”“三联系”、组团式服等点,经常性到困难群体家中走访,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争致富路上不落下一个群众。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