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港沿镇:红色领航添动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来源:崇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07-29

(上海基层党建网)    近年来,崇明区港沿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和“优美乡村、文明港沿”建设,注重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总揽全局,总体谋划,绘就乡村振兴宏伟蓝图

突出党的领导。镇级层面,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统筹推进全镇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领导小组下设基础建设、环境整治、水系建设、产业发展、党群工作、监督指导等6个专项工作组,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责任落实到人。村级层面,针对园艺村、合兴村等重点村,把农村经验足、工作能力强的老书记、老党员以及精通业务的年轻干部选派到村,组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组,协助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通盘谋划部署。结合“大调研”“双联系”等活动,深入挖掘各村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努力打造“一带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先后开展港沿镇农业集聚区规划、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农民集中聚居区规划等编制工作,形成了以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园艺村为核心,个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鲁玙村、合兴村为两翼,18个村辐射带动、依次推进的“1+2+18”发展格局。推动任务落实。镇党委制定乡村振兴任务分解表,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牵头领导、责任部门,确保乡村振兴的各类项目又好又快落实。建立半月报表制度和每月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开展专项调研检查,及时掌握各类项目进展情况。探索建立项目落实公示制度,将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在村里醒目位置公布,强化党员群众监督。把项目落实情况纳入基层党建责任制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确保乡村振兴有力、有序推进。

建强组织,建优队伍,保障乡村振兴稳步前行

筑牢“红色堡垒”。强化村党组织对农村地区的领导,不断扩大党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全面实施村党组织晋位升级,着力抓好3个“一般”“较差”村党组织的整顿提升。充分发挥党员的特长,在黄杨树、花卉等产业链上建立功能型党小组,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坚持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作为学习宣传乡村振兴有关政策的重要渠道,组建“移动课堂”宣讲团,广泛开展“送课”下村活动,2018年以来共“送课”68次。建好“红色队伍”。持续巩固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成果,探索党委集中培训和条线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实施乡村振兴的能力。实施村后备干部“四个一”培养计划,促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精心制作红色舞台剧《永恒的信念》,通过“文明港沿”微信公众号推送“随身听”系列音频党课,丰富党员教育模式。结合“生态崇明·我先锋 两学一做·我践行”“绿Yi行”志愿项目和星级党员家庭创评等活动,发动党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打造“红色阵地”。按照全区关于4D立体式党建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优化整合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一厅四室”,“一”是为民服务大厅,“四”是医务室、警务室、老年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室,不断完善“管理机构+服务中心”功能。进一步加强块区党建服务点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园艺村、鲁玙村打造“聚心社场”“工匠之家”“一里邻家”等特色党建服务点。

全域推进,全面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开花结果

扮靓“美丽家园”。开展全域环境提升行动,探索形成“一整二理三疏四绿”工作法,引导党员群众自觉整治破旧鸡鸭棚舍、整理庭院堆放物、疏浚宅前泯沟、绿化自家庭院,自觉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等工作,改善乡村生态环境面貌。比如,鲁玙村发动居住相对集中的32户党员群众,布置统一风格庭院景观,安装1580米竹质篱笆,彩绘8面乡趣生活主题墙体,并配套设置小游园、休闲长廊,聚力建设“一里邻家”。做强“绿色田园”。牢固树立生态建镇理念,推动农业与生态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发展战略同频共振。大力推行农业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着力提升农业产值。比如,园艺村立足“瓜子黄杨”优势产业,全面实施成立黄杨协会、组建专家团队、编写黄杨手册、注册黄杨公众号、打造黄杨品牌、制定培训计划的“六个一”行动,建设有“园”有“艺”有“乡居”的中国瓜子黄杨之乡。打造“幸福乐园”。围绕“宜居、宜业、宜游”,着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设完善村民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设施,健全为老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完善合兴社区基本管理单元,实施党建“叶脉工程”,在全镇21个村划分138个党建“微网格”,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探索“家委会”制度,制定家规民约,形成集体协商议事机制,营造自己的家园自己爱、自己建、自己管、自己护的良好氛围。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