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委:植根乡村振兴一线 筑牢后备力量基石

来源:嘉定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05-24

(上海基层党建网)    村级后备力量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攸关长远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嘉定区委针对农村建设发展中“缺人”“缺智”“缺能”等突出问题,持续推进“基石工程”,破解“备什么”“怎么备”和“备而有用”三大难题,推动一批政治素质好、品德修养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办法多、为民服务实的后备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注重“活源头”,多渠道构筑村级后备力量蓄水池

构建“1+1+N”制度体系。2013年以来,区委制定《关于实施“基石工程”,切实加强村居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村居后备干部“基石工程”模块化培养计划》,建立“千名村级后备干部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实施基层队伍建设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后备干部长效管理等配套建设,累计储备农村后备干部1379人。明确“321”选拔标准。积极探索组织选拔与社会公开选拔相结合的后备干部选拔程序,确定“三荐两议一审定”工作流程,确保“基石工程”动态夯实优化。“三荐”即通过组织推荐、党员群众举荐和个人自荐;“两议”即村党组织根据“三荐”情况对人选进行审核复议确定考察对象、村“两委”对考察通过的初步人选进行审议;“一审定”即街镇党(工)委对各村党组织上报的建议名单进行审定。去年村“两委”换届后,及时调整了265名村级正职后备、545名村级副职后备,村干部平均年龄36.5岁,党员占70.6%,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拓宽“四个一批”选拔渠道。通过下派一批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选任一批大学生村官,挑选一批复员退伍军人,吸引一批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员等方式,选优配强村级后备干部。近年来,280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235名企业管理人员、240名农业合作社专业人才进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同时,探索实施人才“回嘉”行动,从本地户籍在外工作的优秀青年、农村致富能人、科技专业能手等方面网罗人才,近5年吸引回流585人,60%以上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基本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

注重“强培养”,多模块打造村级后备力量育才链

加强梯次管理。分级强化建档立库、普遍轮训、实践锻炼、跟踪了解、推荐使用等“十大模块”管理职责,区委组织部负责规划制定、跟踪督导、备案管理;街镇党(工)委负责选育管用具体实施与把关;村党组织负责日常管理、岗位培养、动态评估等工作,推动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每一名后备干部有人管、管得好。推进立体实训。根据后备干部个人经历、个性特点和农村发展要求,积极构建集中轮训、业务培训、岗位实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同步将后备干部纳入“班长工程”培训序列,在12个街镇的14个村居设立“基石工程”实践基地,已累计培训8500多人次。实施结对帮带。各街镇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联系点进行点对点指导、面对面培养。实施“导师制”传帮带,采取村书记主任亲自带、村条线干部共同育、街镇领导干部远程帮等方式,从思想、业务、作风等多方面加强“帮带培养”和“牵手育才”,帮助后备干部尽快掌握农村工作要领

注重“使用好”,多维度夯实村级后备干部成长路

定制成长计划。坚持“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综合条块干部配备需求与每名后备干部成长经历、发展潜质等因素,建立“补缺式”定制成长计划,推动靠前使用。一方面强化实践锻炼,以村居日常工作为平台,以村居党组织建设和群众工作为必修课,通过“搭台子、指路子、活脑子、教法子、开方子、压担子”,不断提升后备干部实际才干和攻坚能力。另一方面推动多岗历练,采取条块双向挂职、跨省市锻炼等模式,探索区域化党建单位联合培养等方式,让后备干部在多岗位历练中成长动起来。搭建成长阶梯。坚持“备用结合、择优选用”,加大后备干部使用力度。树立扎根农村的使用导向,街镇党(工)委在村“两委”班子换届或村干部职位出现空缺时,优先从后备干部中考虑人选。去年村“两委”换届中,196名新进班子成员和22名新提任村党组织书记中,“基石工程”后备干部分别占77%和64%。架构梯次晋升的发展渠道,探索“大学生村官条线干部一村“两委’班子成员”成长通道,畅通后备干部发展渠道。加强成长保障。落实谈心谈话制度,采取定期回访、座谈交流、个别访谈等方式,加强村级后备干部日常管理和激励关怀。优先发展入党,对尚不是中共党员、思想上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村级后备干部,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优先列为发展对象。实施动态调整,加大跟踪分析,对思想认识、履职能力、工作作风等明显不适宜的果断调整,确保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

下一步,嘉定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精神,继续深化推进“基石工程”,配强用活村级后备力量,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有效激发基层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嘉定落地生根。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